close
黑鯛完全破台祕技 不可能的釣況 PART I文/王世國
黑鯛,傳說中最精靈古怪、聰明難纏、狠拼蠻幹的終極獵釣對象,是不是真如一般所言那樣精靈狡黠、難以捉摸?
在本篇特企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之前,請先扶好你的眼鏡......
話說某日正在社內小憩,忽然接到一通指名找我的電話,打斷了一場纏綿悱惻、濕黏滾燙的綺夢;我帶著三分怒意、兩分睡意、還有五分春意,沒好氣地間對方是誰,可是來者卻並不囉唆,劈頭就提出一連串問題:
一、黑鯛相當精明,而且警覺性非常高,容易受驚嚇而躲起來,所以雖然其數量在本省周圍海域並不算少,但想要碰上大咬、一次釣個數十尾卻是不可能的。對不對?
二、想要釣到黑鯛,最好找陰天、中小浪、水色略渾濁的時機,才比較容易有收穫。對不對?
三、黑鯛喜歡躲在底部有溝坎、有洞穴的地方,所以平坦的沙底海域很難找到魚蹤。對不對?
四、以季節來說,秋天牠為了儲存過冬的脂肪,春天為了增加繁殖所需的營養,所以會積極覓食,故為垂釣最佳時機;冬、夏兩季不是太冷就是太熱,黑鯛就餌意願都不高,因此釣況普遍會很差。對不對?
五、黑鯛是在海底討生活的魚,故垂釣時必須將鉤餌貼底或甚至拖底;懸浮的餌是很難引牠開口的,且牠也絕不可能像黑毛那樣被誘餌吸引到上層水域搶食。對不對?
六、因為黑鯛太聰明,所以必須用軟竿、細線、長絲腳、高敏感度浮標,才能降低牠的戒心。對不對?
七、如果在垂釣過程中發生脫鉤、斷線等情事,很可能整群魚都會被嚇跑,導致魚訊就此終止。對不對?
八、如果同一釣場有人持續中魚,而自己的釣組卻都渺無音訊,便表示魚群都被誘集到他那邊去了,此時就應立刻跑到那人下竿的標點才有機會分一杯羹。對不對?
九、假使原本有若干咬訊,但忽然不咬了,這表示魚群已散去,必須換標點重新開始或再花一段長時間誘集才行。對不對?
十、再問一次:黑鯛是聰明難釣的魚,對不對? 先不談接下來發生何事,我想問問眾看倌,假如是你面對這「黑鯛十問」,閣下的回答會是什麼?是不是跟我一樣大部分選「對」,而小部分雖有疑義但也不會斷然答「不對」?若果如此,那閣下的釣黑鯛功力就跟我差不多棒了。可是,提出問題的人卻不這麼想,他說我對黑鯛的認識根本還停留在小學階段,而且用這種觀念垂釣的話,以前曾經有過的收穫也都只能算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在下雖資質魯鈍,但古有銘訓:只要搞得勤,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想我進入釣魚圈打滾三十餘年,出門下竿次數少說已近千次,又蒙本刊大頭目台東舍不棄,好歹混出了一點點名堂,勉強可算釣界有頭有臉的人物矣,如今無端受辱,當然嚥不下這口鳥氣,於是打算找發問耆好好「討教討教」,熟料來電者也非泛泛之輩,他乃打重磯出身的吳文察是也(註一)。
這位仁兄綽號玻璃仔(因為從事玻璃、鋁窗業),身材可比相撲選手,體重高達一百三十多公斤,幾乎是我的兩倍,我雖也身高將近六尺,且一向注重保養,年過四十依然「親像」一尾活龍,但想要跟他放對還是有如阿婆仔生子真拼,他大概根本不必出手,光是「坐」就把我給坐扁啦!
不過古人又有講過:輸入不輸陣。就算拳頭沒人家硬,嘴皮子也要硬一下才行(至於「別的地方」硬不硬就不必講究了),於是我向他發出挑戰書,無論磯釣、堤釣、筏釣,也不管用浮標或打沈底,只要他指定,我一律奉陪到底。
吳文察聽了之後發出一串怪笑,說:「好哇!明晨一點整出發,往金湖釣螺仔,咱們來『軋』看看。」
格老子的,這傢伙大概還搞不清楚狀況,在下乃堂堂掛名釣魚人雜誌副社長的三十年經驗老釣手也,他居然選到我早已熟門熟路的釣場,去玩那半年前就已詳細破解過的釣法(事見本刊第九十四期、九十五期特別企劃),顯然他要不是腦袋壞掉就是門縫裡看人全把我給看扁了!去就去,誰怕誰?
抵達金湖,上筏出海,我趁跑水路的時間抽出PRO級金寶螺筏浮釣裝備組合起來,一者打算向吳某宣示本人可是有備而來,二者也是想一到釣點就給他來個先下手為強,絕對要殺得他措手不及、落荒而逃!
吳文察倒也蠻鎮定,只瞄了兩眼就微笑不語了。 天色逐漸轉亮,管筏一路朝西駛去,離海岸線越來越遠,我不禁疑心大起:據悉螺仔筏釣都是在近岸蚵棚區和航道邊下竿,現在卻已跑得回頭看不見陸地了,放眼望去周遭連半個蚵架也沒有,難不成要到大陸沿海去釣?還是去找什麼沈船、人工漁礁之類的釣場?況且頭頂上是萬里無雲、微風輕拂,腳下的海水澄碧透明、波平如鏡,說要釣沙穌大家應該都會認同機會很好,但釣黑鯛可就不對頭了。我看筏主面色還算和善,於是悄悄移過去打探一下:「你頭一次來吧?」筏主林進福主動打開話匣子:「吳文察可來過很多次了,而且每一趟都釣得不錯。」
我心裡暗想:釣得不錯是你在說的,為了拉生意,不好也得說好哇!而且金湖我也來過五、六趟,並非全然不瞭解狀況,只是沒雇過他的筏而已。
「講個笑話給你聽,」林進福繼續說道:「玻璃仔去年七、八月剛開始來這裡釣黑鯛的時候,我把他當作台北『潘仔』,因為我們這裡誰在那種大熱天見過黑鯛了?可是他卻扛著個船釣大冰箱來,真是趴呆!但是......」他謎起眼睛往四處瞧了一下,稍稍修正航向後接著說:「第一天釣完回來,我就跑去買了一卡『大將』(大型冰箱的品牌),結果換成全莊子人都笑我是『潘仔』。」
「現在不會了吧?」吳文察靠過來加入對話。
「當然嘍!」筏主得意地回答:「他們幾時看過一趟釣回一冰箱外加一個保麗龍箱子魚獲的?起初還有人說是『淘』的(台語下毒之意)......」
「或是跑到大陸去買的!」我插嘴道。
「哪會有那種事!」筏主瞪我一眼說:「現在莊子裡經常有人想跟在我的筏子後面出海,又要探窟頭又要學技巧的,真有點麻煩!」
我實在聽不下去了,不得不打斷他們:「大將冰箱?且不要說八十公升、一百公升那種 size,即使小號的四十三公升者拿來裝黑鯛也嫌誇張,因為它的容量至少得要兩斤級貨色二、三十尾才填得滿,更何況還要再加上一個保麗龍箱子,黑鯛又不是花飛或巴攏仔,哪有那麼好騙的?我若相信的話就請不要客氣,叫我台北潘仔!」
吳文察見我面帶卑夷表情,又是一陣怪笑:「顯然你的黑鯛功力確實不及格,我們也不必多說,待會兒就知道了。」
老實說我多少有一點心虛,半年前見識過南投黑格陳的釣技和釣果後,就已經對「黑鯛很難釣」這個論點持保留態度了,如今他們又說得那麼篤定,恐怕真有些高明手段也說不定。不過......為什麼筏子開了半個鐘頭卻連個像釣場的地方也沒看見?
「快到了!」好厲害的筏主,居然有超能力,知道我在想什麼(難道他用的是NOKIA 超級雙頻加中華電信......?)抬頭張望了半天,才隱約看到前方有一群稀稀落落的竹竿凸出水面,顯然那是許多養蚵人在「浮坪仔」(註二)上標示所有權用的標記。「這裡有一片外海沙洲,」林進福解釋:「水清、潮流通暢、魚量多又健康,所以玻璃仔最喜歡來這裡下竿。」
吳文察慢條斯理的開始整理裝備,我暗暗觀察:十二尺小繼車竿、小型紡車式捲線器、四號尼龍母線、三號碳纖子線、四錢荷重長浮標、黑色磯奴五號鉤等等,跟我準備的也所差無幾,甚至還更粗上一級,如果他這樣能釣得好,我又豈可能會差?
筏主選了一處坪仔繫靠妥當,觀察流水之後開始一杓杓地打下金寶螺誘餌;我三兩下測出水深後便掛餌下竿,吳文察卻仍舊慢條斯理的在調整浮標位置,我心裡不禁暗笑:體積太大了,難免會影響靈活度!
十分鐘過去後,我已讓釣組放流了五趟,除其中一次掛到海底雜物使浮標緩緩下沈之外(還害我扯斷子線而不得不重綁),其他都沒有任何反應;我扭頭看看玻璃仔,眼神裡帶著「這款所在會有魚嗎?」的質問之意,他卻並不打話,只抬手一指水面:離筏十七、八尺遠處,他的浮標正冉冉下沈。
「掛底啦!和我剛才一樣......」話還沒說完,他已倏地揚竿作合,緊接著竿身猛彎、母線切水、浮標已被拖得不見蹤影。我覺得頭皮有點發麻,心底一股賭爛之感油然生起:他才下第三竿而已耶!而那情狀可絕對不是掛底,真不知他哪兒來的狗屎運。
清澈的水中逐漸顯出魚影,額頭寬大、肩部高聳、嘴唇厚實而發白、身軀黝黑卻帶著金屬光澤,它的確是一尾黑鯛沒錯,而且是尾很大的、俗稱黑牛的黑鯛。
筏主林進福立即打下兩杓誘餌,然後才取撈網遞給吳文察;魚出水後,吳文察一面解鉤一面對我說:「別懷疑,快調整深度、換粗子線下竿,魚群靠過來了。」
我對所選用的二號子線和個人結節技術頗有信心(否則怎麼在雜誌上寫綁線結的文章?),所以僅摸出一顆二兩重鉛錘掛上鉤尖,再將釣粗放入海底一看:很好啊!海水起伏很小,浮標位置應該正好能讓餌螺在觸底和拖底十幾公分之間運動,假如這樣還不對那我就真不知道該怎麼玩了。
「哼!鐵齒。放淺三寸!」吳文察丟過一句話來。
騙痟ㄟ,當我是從阿里山上下來的嗎?把浮標放淺,再加上流水一帶,螺仔豈不要漂在半空中了?我又不是想釣黑毛!
正待訐譙一番,吳某又揚竿了,這回顯然魚更大,竿身弓出一個極陡的弧度,竿尖更不斷向下點頭,捲線器還一陣陣地逆轉出線。我抓著浮標站在一旁啞囗無言,筏主卻一面撒誘餌一面將撈網遞給我,並說:「不急,待會魚拉到水面你再幫他撈,這尾蠻大的。」廢話!我又不是瞎子,更不是第一回釣魚,哪裡看不懂發生何事?只不過實在不願相信而已。不多久魚兒力盡,我插網一提,乖乖!真重,這條牛身長逾四十公分,體高超過八指寬度,看來怕不有兩斤半以上。
吳文察笑一笑說:「正版的︵台語正牌的、主要角色之意︶來了,看來今天成績會不錯哦!」
我必須承認那狀況確實令我吃驚,但下意識的還是不願接受事實,所以頂他一句:「瞎貓碰上死耗子啦!騙我去調整深度你就偷偷下竿,這尾不算。」玻璃仔和筏主同時發出一串怪笑,聽來十分刺耳。
我堅持走自己的路子,仍用原樣釣組出竿;這回有動靜了,浮標大約漂到先前掛底之處時,忽然來了個輕快的下沈,我眼明手快、當機立斷,馬上揚竿並半蹲馬步,準備感受大物的孟浪,誰知釣組卻輕飄飄地盪了回來,鉤尖只掛著一塊已失去外殼的螺肉。
玻璃仔面無表情的說:「你釣粗放太深了,只因為現在正逢漲潮,水位逐漸拉高,所以才會有魚訊,可是還是蠻拖底的,因此魚已咬破螺殼你才發現魚訊,而牠卻察覺異狀吐出釣餌了。」 我咧......他那德行好像耶穌基督或釋迦摩尼、阿拉真主在宣讀教義似的,我會信才怪!
下一秒鐘,他第三度揚竿,竿身再弓、母線再度吐出、筏主又打下兩杓誘餌,而我只能呆站在那邊,目瞪口呆......
魚兒擺平之後,換林進福開口了:「把嘴閉起來吧,你的下巴都快掉到肚臍去了!他跟你說的沒有錯啦。」我想我當時的樣子一定遜斃了,真是一世英名全部毀於金湖岸外矣。
接下來的釣況就不必贅述了,反正那天玻璃仔被我纏得受不了,只好和盤拖出釣技精要,其結果自然是他都無法用心下竿,而我則結結實實上了一課。
你若要問最後漁獲如何?我們回港後一位歐巴桑跟玻璃仔打招呼(可見他跑此地跑得多勤,連街坊鄰居都認識了),並問他成績好不好,他略帶靦腆的回答:「不太好啦!才釣二十幾尾而已。」 「那你還敢回來?」歐巴桑連想也沒想就冒出這麼一句。
看倌,是二十幾尾黑鯛哩!最大的三斤四兩,最小一斤二,整整塞滿一口三十六公升軟式冰箱,另外脫鉤、斷線、沒咬住的次數無法計算,我甚至還有五號鉤被崩斷的紀錄。至於,為什麼不是用大將冰箱來裝?其實吳文察也有帶去,只是已預知我不可能讓他專心釣,所以留到第二天才拿出來用;第二天他和另一位台北釣友陳守德出海去,兩個人搞滿兩口四十三公升大將,外帶半卡保力龍箱子......
我知道你也快看不下去了,不過請務必耐住性子,繼續閱讀下一篇文章,因為吳氏筏釣黑鯛秘技都在那裡面!
【註一】九十八期﹁棉花戰役﹂一文末尾曾提到此君的聰明事蹟,另第十七期「時套四十九斤半牛港瓜」亦有記述他的重磯戰史。
【註二】浮坪仔是養蚵架的一種,多設於水較深之處;下文另有說明。
黑鯛完全破台祕技 不可能的釣況 PART II文/王世國
想要深入瞭解金寶螺浮標筏釣法的高手秘技嗎?
請仔細閱讀並記住本文內容,到釣場後你會發現原來黑鯛竟然是這麼的……
黑鯛難釣嗎?到西南海蚵棚區試過螺仔浮標釣法之後,你的觀念就會完全改變了。吳文察的經驗談是:
一、黑鯛不太聰明,甚至可以說有點笨因為貪吃而顯得笨!
二、釣黑鯛不必選陰天、水色略濁的時機,任何時候只要你有辦法下竿(意思是風浪太大當然不可能,但只要管筏能出海就沒問題。)牠都會咬,而且對使用螺仔而言,水越清效果反而越好。
三、只要技巧正確且魚群被誘集了,想連續釣個數十尾並沒什麼困難。
四、以筏浮釣來說,要找底域平坦、沒有坑坑凹凹的地方下竿才對,而且成果會比環境複雜之處還棒因為掛底、刮斷線的機會低得多。
五、釣黑鯛沒什麼季節之分,從氣溫十幾度的冬天到三十幾度的盛夏,都是下竿優良季節。
六、別怕黑鯛警覺性高,粗線、大鉤、短子線牠一樣咬,你只要顧操作方便、不易斷就行了!
七、希望線組不易斷的另一個用意是取魚快速、減少重綁釣組的次數,而非怕遁逃的魚帶跑了整個族群;事實是,線照斷、鉤照脫、魚照咬,根本沒有打散魚群的現象發生。
八、別人頻頻中魚而你的釣組都沒咬,或原本在咬卻莫名其妙中斷了,其原因出在釣棚深度不對或已因潮水起落而改變,跟魚群跑到哪裡去無關。
九、最關鍵但也最匪夷所思的一點是釣黑鯛要讓餌懸浮起來,不可拖底!這些說法是不是完全顛覆了所有釣黑鯛的理論和經驗法則?但事實卻真的如此。以下就分項說明各個垂釣重點:
裝備一覽
釣竿以十至十二尺海水池、烏餾池用小繼車竿為標準配備,但硬度需達到磯釣竿三號、四號左右方可應付大物衝擊。一般輕磯竿、筏釣竿不是太長就是太短,會增加操作和搏魚上的困難,故很不適用。
捲線器採磯釣用容線量約四號一百米的中小型紡車仔即可,指控型或自動出線型均無所謂,但出線控制必須精準、恰當。亦有人採用牛車輪仔,但須有相當熟練的收、放線技巧,否則極易炒米粉。
母線至少要四號以上優質磯釣螢光母線,或二號以上蝴蛛線、火線才行;此地所謂的優質不只是指拉力要夠強,還必須具備相當的柔軟度和耐磨性,另外更重要的是必須不易產生扭曲形變,否則你會非常頭大!原因?因為金寶螺的殼呈螺旋狀,當收放釣組的時候,水阻力會使牠不斷打轉,這就造成了線系的持續扭曲,所以母線若回復力差、易產生形變的話,就很容易捲成麻花狀而使放線困難,或甚至導致纏線了。
子線至少要二.五號以上碳纖線,但最好一上場就祭出三號絲腳,以免到時斷得頻頻跳腳。長度取兩尺左右即可,越長效果越差,而且流水越急子線越要縮短,有時可能一尺長就足夠了。為了控制釣餌位置,可在子線中段加一顆1B或2B 的咬鉛。
浮標一律使用長型海釣浮標,材質不限,發泡、芒花桿、孔雀翎均可,但載重需達二錢以上,且流水越急需用載重越大者,以便釣組快速就定位;另外應選標示桿(俗稱 Top 尾)長一些的,以便過濾波浪造成之假魚訊,讓你正確掌握揚竿時機。
鉛錘通常使用長梭子型的轉環鉛,重量需搭配浮標浮力,但不必調到殘存浮力很小、很敏感的程度,以空鉤時標體沒入水中而Top 尾完全出水為準。
鉤子鉤骨粗勇的五號以上磯奴鉤是標準配備,蓋黑鯛口型寬大,嘴裡牙床又十分堅硬厚實,牙齒一長就是好幾排,尋常小鉤根本找不到地方刺進去,因此務必找鋒銳、耐久、粗壯的大鉤子;市面上黑鯛鉤品牌不少,但似乎以 Shaip、Daiichi 、 Seawood 等牌的管付磯奴最為好用。我被崩斷的那一枚鉤就是Daiichi製品,當時真是爽斃了,值得推薦。(不是我有被虐待狂,看倌不妨想想:能把五號鉤崩斷的魚該有多巨?假如鉤子是開了而非斷掉,我一定當場開罵,因為那表示鋼質不夠硬,可能根本沒有貫穿魚嘴。)
其他池釣用七、八尺長的手撈柄,搭配直徑五十公分以上磯釣撈網,再加上盛螺仔的誘餌袋和餌杓,另外帶個容積夠大的冰箱即可。(不過何種容積才夠用?顯然因人而異,有人揹大將去還嫌小,有的人卻二十公升即已滿足;我覺得後者比較合脾胃。)
釣場選擇
金寶螺筏釣黑鯛的主要釣場是蚵棚區,而本省養蚵業都集中在西南部沿海,大約從台中港以南到高屏溪出海口之間,這長達二百公里的海岸線都有大量蚵架散布,甚至連離沿岸有相當距離的外傘頂洲,也被勤舊的蚵農架設上無數養殖棚,這廣大地區就是黑鯛釣客大過其癮的去處了。
一般常見的蚵棚有三種形式,一為浮坪仔,二為站坪仔,三是倒坪仔。它們的差別在於浮坪仔是讓蚵架漂浮在海面上,而以纜索錨定於海底;站坪仔與倒坪仔都將蚵棚用竹竿直接從海底架設起來,然而前者的蚵串是懸垂式吊掛下來的,後者則為拉橫綁成水平式者。
這三種蚵棚乃為因應不同環境而設,並不是隨飼主高興就亂綁的,其最主要決定因素在水深。例如離岸較遠的海域,深度常達二十尺以上,要找到夠長的竹竿從水面直插海底恐怕不容易,所以做浮坪仔比較實際,但較靠近岸邊或出入海航道(地方術語叫『溝路』)的地帶,因為多半水淺,所以可搭成站在海床上的固定臺架,可是又因潮差關係,因此在干潮底時海平面到海底仍有六、七尺以上深度的地方,就會採用站坪仔,反之,干潮後水深太淺,或甚至底域會完全裸露出來的地方,就必須改設倒坪仔。
瞭解這些特點後,你就可以在下竿前預知大概的水深,使製作釣組較為精確了,不至於發生在倒坪仔區綁出個十幾尺的釣組,或於浮坪仔區把釣棚設成三、五尺而已的笑話。
然而沿海蚵棚滿滿是, 難道每一處都有魚蹤嗎?答案是 YES !不過量的多寡 卻有所下同,例如經常被操 的釣點,魚量當然會減少, 而剛被下毒洗過的地區也不 可能有好消息,這些都必須事先向當地筏主、釣具業者打聽確實消息,以定行止(註)。
如果釣場一切正常,沒被過度操伐、洗毒,那麼應該就豐收可期了,不過還有兩個小竅門必須交代:一、在站坪仔、倒坪仔區下竿,最好先看看蚵串上的蚵仔是否已長得很大、很豐富,而浮坪仔區則應看該棚架是否呈現出陳舊、好像快要沈沒的樣子,這兩者都表示該棚架的蚵仔已繫養多時,接近採收時刻矣,底下一定早已聚集了大群貪纏的老烏格,正是下竿垂釣的最佳標點。二、必須找底域平坦、少雜物、潮流暢通、水色清明之處,下竿才比較方便,少掛底困擾,魚也比較健康、乾淨。
實戰技術
選定蚵棚後,第一個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綁管筏。你可別以為隨便固定在養殖架邊就能開心下竿,搞不好的話不但有可能槓龜,甚至還有翻筏的危險!站坪仔和倒坪仔都是直接固定到海底的,高度不會改變,而西南海漲退潮的高低差卻不小,所以如果滿潮時綁好筏仔,到干潮底它可能已吊在半空中了!故必須隨時看水位變化調整綁縛位置。浮坪仔雖是漂浮著的,任何時候都不會發生前述事故,但沒針對流向、流況固定筏位者,仍有下竿困難、容易掛底、無法誘出魚群垂釣的問題(其實另兩種坪仔也同樣需考慮這一點)。
基本上管筏要綁在一塊坪仔的外側流頭處,好讓釣者能夠順流放出釣組,而此釣組行進的方向是貼著棚架往下游穩定漂去的,同時誘餌也可順流下沈,將潛藏於蚵架下的黑鯛誘集過來,如此才可順利釣到牠。當然通常是筏主負責固定筏位的,但有時釣客比筏主還內行(或反過來說是筏主比釣客還外行),那就需要你來指導筏主了。
第二個問題是打誘餌,第九十四期、九十五期特別企劃本已有相當詳細的說明,無須再畫蛇添足,但每一個高手都有他自己一套見解,所以此地再加列兩條供大家參考:一、撒餌要看流水,流緩時可由前力撒下,流急則需往背後(比釣座位置更上游處)撒,如此誘餌才能與釣組配合,在適當距離內沈到海底,達成誘魚、狙擊的目的。二、螺仔需打在蚵棚邊緣,且最好能發出群螺撞擊到竹架的聲音,如此似可激起黑鯛的強大食慾!但每一次撒下誘餌螺仔的數量都不可太多,十幾粒就夠了,而且最好是每中一條魚就立即補一些誘餌下去,既穩定軍心又可加強刺激咬餌意願。
黑鯛其實是很好奇、很貪吃、很容易被激起食慾的傢伙,當有一尾中鉤正在掙扎之時,其他魚隻會以為有什麼好坑的事情發生了,所以牠才那麼激動,所以此時立刻補誘餌下去的話,更容易讓魚群搶食搶到抓狂!而這也就是黑鯛不難釣、能夠連續釣數十條的原因。
第三個問題:釣餌不可拖底。這一點爭議就大了,餌不拖底意思就是要掌握釣棚,可是所有釣黑鯛的觀念都說此物只吃海底的東西,也就是沒有釣棚可言,為什麼吳氏釣法卻說要注意釣棚呢?吳文察的說法是當誘餌漂沈下去時,有的先到底、有的還在半空中,黑鯛看到後為了比同伴拍得更多,會漸漸變得失去理智,即使還漂在半途的螺仔牠也會先叼在嘴裡再說;此一說法與九十五期黑格陳從水族箱觀察所得經驗相互印證,可知真實性的確極高。
搶到還未沈底的金寶螺後,黑鯛並不會立刻將之吞下肚,牠還會繼續再啣含幾顆螺仔才閃到一旁去慢慢嚼,因此浮標上的魚訊表現通常為不太快但也不龜毛的持續下沈,此時釣友若不揚竿作合的話,牠可是不會笨到自己拿鉤子去鉤穿嘴巴的!另外,即使揚竿作合,Miss 掉(即未鉤住魚嘴)或半途脫鉤、斷鉤的機會也極大甚至比成功釣獲的尾數還多,這個原因是出在魚嘴極寬大,磯奴五號鉤仍相對嫌小,所以經常是還沒碰到魚嘴周邊的軟組織就給拉出來了,而真正中鉤的魚也多半掛勾在嘴角,甚少「正吃」情況發生。
那麼什麼深度才是正確釣棚?跟釣黑毛相反的,黑鯛釣棚需從海底往上算,也就是算餌跟海底的距離有多遠,而非從水面算到釣鉤的深度。根據吳文察的經驗,最佳釣棚是 -10公分意即距海底十公分左右處;假如放太高,浮標下沈後收回釣組時,常會發現螺殼上有一、二個小小的孔洞,這是被黑鯛啄咬的痕跡,低於此深度則多半就是拖底了,發生魚訊時揚竿也很難中魚,只會看到餌螺被咬爛或甚至空鉤的情況。
要維持這十公分當然不容易,但也不必太斤斤計較,反正浮標會帶著釣組隨浪起伏,只要平均離底十公分即可。
以上就是我從玻璃仔那裡挖出來的螺釣重點,裡面有一些跟前此所報導者類似的地方,也有不少非常獨特的創見,我想這應該不完全是誰是誰非的問題,而在於每一個下功夫鑽研的人都會有他自己的心得,只要運用得巧妙、有效,他就是值得效法的對象。期望讀者也能開發出獨家秘技,好讓本刊披露出來以饗天下同好!
【註】如需探聽釣況,可去電金湖台子村找林進福(05-7971942)或東石鄉一鶴釣具店吳重德
誘得黑鯛滿海跳—再造筏釣黑鯛誘魚概念 文/王世國
筏釣黑鯛越寫越熱鬧,功夫也越挖越深奧;這次本刊體聘金寶螺浮標釣法開山始祖登壇講道,想不到他的說法竟然將傳統觀念徹徹底底給摧毀了!想觀念再造嗎?本文不可不看!
連續幾期討論筏釣黑鯛的文章寫下來,已經引起若干變化,首先是西南沿海各租筏處生意忽然大好,其次是螺仔越來越難買,三者許多人根據書中所言跑去下竿,結果卻越幹越大聲;還有就是本刊曾經提到過南投黑格陳、台北玻璃仔等人,近來頻頻感到在釣界越來越混不下去了!
為什麼混不下去?原來無論相識與否,只要有在搞這套釣法的人都抱怨他們洩了天機,認為從此少了一個暗爽的機會;而相識但原先不曉得這種玩意者紛紛打電話去訐譙,怪他們有好坑的都沒倒相報一下,太不夠朋友。
顯然金寶螺浮標釣法確有吸引人之處。可是,為什麼又很多人跑去下竿卻越幹越大聲?原來黑鯛終究不是雀鯛,哪有那麼好騙的!所以文章看得再多仍舊有盲點,不到現場繳個五、六次學費(租筏、買餌、吃住等花費都算)還真不容易掌握竅門哩。
話說回來,如果去到釣場,一切照要領操作,浮標卻連ㄍㄧㄡ都不ㄍㄧㄡ一下,那大家頂多也只會幹一次而已,當作受騙了事,下次絕不會再去了;問題就出在下竿之後你會發覺浮標蠻會ㄍㄧㄡ的,可是要拉到魚卻很不容易,若非半途脫鉤就是根本作合無效,每次都只剩個空鉤或半顆咬破的螺仔回來,搞得你心浮氣躁、奇癢難搔,所以就益發幹得大聲了!
據我所知碰到這種情況的人非常之多,有些仁兄一個禮拜往東石、布袋跑兩趟,一去就待三天,連續幾個禮拜下來,收穫卻仍是難看得很,即使用上所有會用的招數、金寶螺倒得滿海都是,也不過每船次一、兩尾而已,運氣好時頂多不過五、六條,真是氣得快把管筏給踹沈了!
於是有人說了:什麼一趟釣滿兩大將冰箱?騙肖A!那不是寫文章的人故意誇大其詞就是他自己被騙了還不知道,被那些想出風頭的傢伙給利用啦!
其實一趟釣滿兩口【大將】的人正希望大家這麼想,否則人人像他們那樣操的話,還有幾天好光景可混?
故事的開端
前不久,大力馬釣線老闆黃岩松去布袋搞了三天,總計才不過十七、八尾收穫,但已十分【囂掰】了,因為同行的還有只獲兩尾者(意思就是他至少有一天槓龜)。就在整裝準備北返的時候,他們遇到一個帶大將的中年漢子垂釣回來,當場有人上去問道:「歐基桑,釣況如何?有十尾沒有?」
黃岩松一看港邊居然有幾個在地仔搶著幫那傢伙搬冰箱,而且吃力的模樣顯見冰箱內裝了不少東西,趕緊一把拉回發問的冒失鬼,滿臉堆笑地上前賠禮:「先拜莫怪,阮朋友少年不懂事,請包涵。釣得不錯吧?」
「還好啦!」那人態度倒蠻和善:「冰箱你自己去看看。」
黃岩松打開才瞄一眼,立刻倒退三步,口中冒出連串低吼:「這、這、這......」其他人也是倒抽一口涼氣,嘴巴開開說不出半個字兒。原來,那口六十公升大將以滿到邊了,裡面裝著起碼四、五十條黑牛。
半晌之後黃岩松才回過魂來,連忙涎著臉奉上香菸,並努力搬出祖宗八代套交情;套了半天那人偶然提到跟釣魚人雜誌阿舍桑有舊,這下黃岩松可樂了,馬上報出一連串人證物證,說明自己跟台東舍是多麼親密的「趴呢」,那人想了想說:「你釣得不好是不是?改天跟我出去玩玩,包你有收穫。」
那還等什麼?黃君立刻飛奔回台北,敷衍完「厝內的代誌」,第二天半夜就再度飛車南下,和那位人物一同乘筏出海。
這一趟,黃岩松再被略微指點一下之後,釣了二十幾條回來;下一天,他又黏著他不放,但這回卻吃到苦頭了——搏四十幾條魚搏到手臂肌肉拉傷!
這傢伙是誰?他為什麼那麼厲害?有沒有可能讓他透露一點撇步?......
故事外的故事
大約七、八年前,台北兩位黃姓釣友(不包括黃岩松)經常出入布袋港,以摃蚵筏釣為樂。
某日不經意間,他們發現有人站在防波堤上垂釣,用一顆顆小小黑黑的玩意當餌,邊釣邊誘,成果斐然,黑鯛連拉好幾條;兩人回港綁好筏仔,裝作若無其事狀踱上堤防,那下竿者見有人走來,立刻擺出防衛姿態,把釣餌藏到褲袋裡去;兩人不好意思太靠近,只得保持一點距離假作觀賞風景,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了半天,只覺那餌有點像黑格丸,可是為何甩來甩去都不會掉?其中一位(我們就叫他黃金先生好了)忍不住踅過去,剛巧此時那釣者收竿換餌,把鉤尖卸下來的舊釣餌隨手往後一拋,黃金先生晃過去偷撿起來定睛一瞧;哈!原來是小號金寶螺。
回來後他與另一位(朋友們都叫他豆腐黃)商議到哪去找那種Size的螺仔;當時流行用大螺釣烏溜,坊間並不難買到,但小螺卻因沒人用,所以除非自己去抓,否則有錢也買不到。兩人討論了半天,決定到玩淡水釣較多的南投地區找釣仔店幫忙,這才總算解決了餌料問題。也是這兩位太愛搞怪,人家是站在防波堤上釣,他們卻別出心裁帶到外海蚵棚區去耍,起先還被港邊的在地仔說頭殼歹去,因為「在這裡討海幾十年了,從來沒在外海蚵棚放囹仔抓到黑鯛過,假如釣得到,甘願把頭切下來你們當椅子坐!」
豆腐黃心想:「不會吧?以前槓蚵時也曾跑到外海去,把蚵串勾起來看都嘛有咬痕,而且曾經幾次夜宿浮坪上,半夜居然會被在蚵棚下啃食蚵貝的黑鯛吵醒,怎麼會沒魚呢?只是沒人釣而已。」
於是兩個人就沒頭沒腦的「粗」下去了;好在豆腐黃釣魚底子深厚,論領域;磯、池、溪、船都玩過,談釣法:長標、丹椎、沈底、敲底皆難不倒,說魚種:黑毛、臭肚、福壽、日鯽也均曾臣服於竿下,因此經過很多次的嘗試之後,終於將西南海蚵棚黑牛的脾氣給摸透,進而把心得傳給了玻璃仔、南投釣具店等人,所以乃有今日本刊這一連串報導。
後來呢?......
後來也沒怎樣啦,只是原先很多說要剁腦袋給豆腐黃當椅子坐的人,保住小命後現在都很識相地跟在後面搶著幫忙提冰箱。
後來黃金先生那輛買來不到兩年的V OLVO 960,後輪避震器居然變得軟弱乏力,因為它每趟至少要南北跑兩趟,每趟至少要載五十五公升冰箱兩個、三十公升冰箱兩個,另外還不時要多帶幾卡保麗龍箱子。
後來我們得知豆腐黃是哪位後,當即循線找上門去(循的自然是阿舍桑和黃岩松的線)。見面一震寒暄之後分別坐定,社長首先發問:「這一向很少連絡啊!黃岩松跟我說有個叫做豆腐黃的朋友很會釣黑鯛時,我還在奇怪哩,因為我又不吃豆腐(編註:社長的意思是黃豆做的豆腐他不吃,別種豆腐可愛吃得緊!),所以雖然認識不少會釣黑鯛的人,但從來對做豆腐的朋友十分陌生;原來豆腐黃就是你啊!」
「不好意思,就是少連絡嘛!」他笑著回答:「雜誌社務還順利吧?」
「托福、托福。」社長急著要切入主題:「聽說你很會釣螺仔,你看前幾期我們阿國寫的黑鯛十問等等內容還可以嗎?透露一點祕訣可好?」
「我也沒什麼啦!熟能生巧而已,差不多就像你們寫的那樣。」他說。
社長一聽不妙,趕緊把油門再催緊一點道:「拜託,這樣講我們這篇採訪稿就寫不下去了,你該不會只教姓黃的吧?」
「好啦!」他看社長急得好像痔瘡快爆掉那樣,只好答應:「憑我倆的交情,我就盡力而為、隨你問吧。」
後來,我在旁邊抄了半筆記本的武功秘笈,社長、黃岩松都搶著要借去看,我說:「嘿嘿!歹勢,這些內容你們不是也聽到了嗎?自己去回想吧。」
後來,社長就罰我負責寫這篇稿子了。
獨門絕活
豆腐黃講得還真不少,短短一篇文章絕對交代不完,所以我必須加以取捨或分次說明;但話說回來,要知道那麼多幹啥?每人每趟去都搞一冰箱回來(豆腐黃最高記錄一天釣滿兩個105公升大將)?我相信看官你絕不是那種人。
所以我打算只寫讓黃岩松從個位數大躍進到二十幾尾的那個關鍵祕訣。
豆腐黃說,他每次看到提一桶螺仔、帶大號誘餌勺的人就知道滷肉腳來了!他特別請大家想一想:是否每次一到釣場就會先打五、六杓釣餌下去,認為這樣才能通知魚群準備大咬?是否每當咬訊稀疏的時候就認為是誘得不夠,所以要多撈幾滿杓打下去?是否每當久候無魚之時,就會有把半桶A撒「車」下海的衝動?
其實釣黑鯛的撒誘餌功夫只有四字真言:越少越好。去到釣場不要急著下竿,先丟個五、六顆螺仔——看清楚喔,是五、六顆而已——投石問路;等測好深度、校準浮標之後,再以每兩、三分鐘三到五顆的速度配合下竿邊釣邊誘。
假如搞了一陣子發覺咬訊不是很熱烈,浮標沈得不漂亮、揚竿只見螺仔被咬破等等,怎麼辦?加緊打幾大杓下去嗎?錯!應該乾脆暫時收竿不要釣。這是因為水下魚群還不夠密集,瘋狂搶餌的慾望尚未被誘發,所以必須再持續小量誘一段時間。
如果魚兒開始大咬了呢?很好,保持少量原則,每中一條魚就賞個幾顆下去;而若搏魚過程冗長,中間則需視情況補誘幾次,以便穩定水中魚群軍心。如果操作得當,有時你會發現黑鯛居然像黑毛一樣會衝到水面來搶餌,或者一尾中鉤後面跟來兩尾看熱鬧的......。
那麼釣著釣著漁訊漸漸停下來呢?若閣下果真半桶螺仔下去,那就甭玩啦!這時應先確定釣棚深度有無問題,假如沒有,則是流水狀態導致的結果;解決辦法還是秉持那四字真言:越少越好,耐心誘一陣子,魚群很快誘會開始熱烈捧場了。
理由安在?
看倌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誘餌要打越少顆越好?這問題其實跟磯釣、池釣場合都有關;磯釣黑毛講究把魚誘到自己設定的釣棚來,如果不考慮流水速度、方向,也不管誘餌黏稠度、入水化散性質如何,僅一味悶頭猛撒,那能釣得好才有鬼!池釣則要求把誘餌集中在標點以內,絕對不可以天女散花般亂撒一通,否則將適得其反把魚全誘跑了。
筏釣黑鯛的誘魚之道完全相同,只是做法需要變通。因為金寶螺是一顆顆各自獨立的,雖有重量但入水下沈的速度卻不太快,所以若打太多,被流水一帶就會四處飄散,則魚群也就跟著追螺仔而四散了。反之,一次三、五顆以穩定速率持續投餌,將可使黑鯛群聚過來,但食物量少卻讓他們大多數都搶不到,只有比較兇狠的大傢伙可以先撈到螺仔吃,於是魚群就會越聚越大坨,可是大多數都流著口水越來越急躁,因此爭搶的態勢會越來越激烈,到後來就演變成瘋狂大咬了!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一開始上鉤的往往都是三、四斤級超大黑牛的原因。
所以了,流水越急,你該誘得越多還是越少?答案是越少——以免被水沖散。流水越緩才可以視咬況稍撒多一些。
在把問題引伸一下:如果魚群吃餌距離很遠時,該怎麼辦?答案是每次打得量要更少,、三顆,甚至一、兩顆就好,但每兩次打誘餌的時間間隔要縮短。為什麼?道理請自己想。)
當然,如果魚群就吃在筏邊水域的話,誘餌就可以一次多打幾顆但次數減少了。
壓箱底功夫
我想光是前面那兩段,就已經夠讓大家受用不盡了,但釣魚人雜誌就是釣魚人雜誌,不搞到你爽絕不會輕易罷休,所以接下來要公開豆腐黃仗以成名的真正神功:軸心理論。
別一看到理論兩字就覺得缺乏實用價值,有道是【大匠能授人以法,不得使人巧】好老師絕不會教你應付考試,而是給你紮實的學問,所以看倌們要瞧仔細了:
西南海蚵棚釣場深度通常在十七、八米到二十七、八米之間,也就是說,從水面到黑鯛攝食的釣棚,高差幾乎有兩到三層樓那麼多!現在,請你拿著書到外面去抬頭看看,想像一下從那麼高的地方飄落的螺仔,在水流裡面會呈現何種運動狀態?別忘了,水底有蚵架、蚵串、沈積雜物會干擾流向與流速,水底也不一定完全平坦,這些因素導致的水流變化將如何影響螺仔下沈?
被打敗了吧?現在,再加上一個變數:那包括浮標、轉圜鉛、線系、鉤子、釣餌等等一串好像肉粽的釣組,它在水裡會是什麼個運動狀態?假如你能讓兩者(誘餌和釣餌)適時、適地飄到一起去,你就贏了!
談何容易對不對?所以豆腐黃乃積多年經驗,研發出專門破解難題的軸心理論來。
不過套句發明人自己的說法:功夫講破不值錢。這軸心理論其實就是——請先坐穩了——不要管誘餌漂到何處去!
有慧根的人此時可能已經跳起來手舞足蹈,大呼「妙哉、妙哉」了!但我知道絕大多數讀者都和我一樣是凡人,至此一定還一頭霧水,甚至更會有越看越迷糊的感覺。為什麼前段講了半天說要好好的誘、別把魚群打散,現在卻又說別管他呢?看倌,其實這兩者非但並不矛盾,而且還根本就是一體的兩面哩。
試想:你無法控制誘餌在水中的漂行狀態對不對?所以乾脆別理它。但你卻可以控制釣組入水的位置和掌握其大略流向(憑露出水面那節浮標TOP即可看出),因此最佳策略就是將誘餌固定打在同一位置,以此為軸心向外拓展釣組的搜索範圍,一但發現由什麼角度、什麼距離放出釣組,能夠獲得明確咬訊的時候,就表示該咬餌位置即為誘餌集魚的標點了!(現在該你手舞足蹈囉。)
故事的結尾
不知有沒有人想知道:既然這位豆腐黃功夫如此高強,那他有沒有槓龜過?
有!而且在縱橫西南海、降服黑鯛無數之後還槓過。
話說有一回玩磯釣多年的朋友又要跟他出去學習,他說:「你要學可以,但最好先把以前的觀念全部丟開,當作不會釣魚一樣,這才學得好。」朋友唯唯稱是,豆腐黃就帶他出海了。
可是大清早才下竿沒多久問題便迅速浮現,這位朋友看豆腐黃一尾尾大黑牛直往上拉,他卻怎麼也搞不到半條,於是台灣磯釣蚵的標準動作出爐——誘餌開始拼命亂撒,豆腐黃打三顆他就撒兩把,豆腐黃誘一次他就倒五杓,用意固然是希望自己也能搞上幾條以免太難看,卻不知這麼做正好犯了釣魚大忌,七搞八搞漁汛很快就中斷矣,以致豆腐黃自此一路槓到中午......
豆腐黃想想實在忍無可忍,於是吃完便當就開著筏仔去找黃金先生,千懇萬求要他幫忙載那位朋友,黃金先生拗不過他只好答應,可是你道怎地?當天剩餘的時間裡,豆腐黃大幹二十餘尾公斤以上的好貨色,而黃金先生卻紮紮實實的槓了一下午!
了解了沒?黑鯛其實不難釣,難在你能不能拋開以前的舊觀念;如果連這一點也做不到,恐怕以後再寫你也看不進去啦!(唔!糟糕,誰說以後還要寫的?......)
秘笈走光-大補帖 黑鯛絕技-之-追根究底篇 文/王世國
為什麼別人的浮標有魚訊而你的沒有?為什麼有了魚訊卻拉不到魚?又,為什麼拉到魚後卻常常拼搏中途失敗?這些初學者最常碰見的問題,本文將一一給你解答。
金寶螺筏釣黑鯛寫到現在,已經算是造成一股風潮了,西南海域每一個風浪許可的日子,都會有不少釣友在海上流連、追尋魚蹤,而假日更是熱鬧滾滾、眾筏齊出,讓許多筏主、釣具店業者恍然大悟:原來作黑鯛客的生意比帶人釣沙穌還要好!
然而初次踏入這領域的釣友們,卻多半會碰到幾個影響成績甚鉅︵或者直接導致摃龜︶的問題,這些問題不但讓遭遇者對這種釣法產生疑問,甚至還有人懷疑黑鯛根本不會吃金寶螺!
黑鯛到底會不會吃金寶螺?別懷疑,牠愛死了!見到金寶螺,黑鯛寧可不啃蚵殼、不吃螃蟹。
那是不是我們報導太唬爛,把稍微會咬寫成超級大咬、把日釣九尾誇大成日釣九十尾?要查證這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跟那些厲害角色出去看一趟∣∣只不過看到的事實恐怕會很傷你自尊心。
當然,所謂的利害角色多半也不太愛給人家跟,原因倒不全是藏私、不願教功夫,而更在於當有人在旁問東問西時,必然會無法專心下竿以致釣不順手;只有像我這樣的﹁半桶師﹂無所謂,越多人跟感覺越爽!︵不過稍微會有一點點心虛,哈:::︶
前幾天在東石碰到幾位看雜誌後跑去的釣友,搞了一整天都沒啥成就,後來回到內港︵註一︶找點下竿,才勉強有了收穫,唯好的也才兩、三尾而已,差的甚至打龜,且多半屬巴掌大的小朋友;而我則運氣較好,在外面拉起二十餘尾黑牛,外帶一條公斤級赤鰭仔,放掉小傢伙後仍有十幾尾斤上至三斤左右的進帳,算是沒有漏氣。
當晚在眾釣友追問之下,我不得不把所知全盤託出︵各位幫助過、教導過我的老仙角,對不起了,我不講他們不讓我睡覺:::︶,同時在問答過程中,我也發現大家的問題其實都差不多,甚至∣說直接點∣絕大多數問題是前此諸篇報導已經講述過的。
為什麼講過還會產生疑問?我想很大一部份原因是看倌不瞭解或未全盤接受那些問題點的原理,所以在運用上就打了折扣,因此本文將儘量把﹁KNOW HOW﹂解釋清楚,而不僅僅是告訴大家怎麼做而已。這些問題可以簡單歸納成以下諸項:
為何浮標不會ㄍㄧㄡ?
曾有人在海上晃了一整天,螺仔A撒打了十幾斤下去,浮標卻從頭到尾沒動過一次,因此使他認為金寶螺對黑鯛完全無效。也有人看到別的釣者竿子不時拗彎,自己的浮標卻﹁毫無生命跡象﹂,所以覺得十分氣餒、意興闌珊。
是金寶螺無效?還是根本無魚?我看都不是吧!因為別人釣得很好到呀。這問題應該可以分成三個方向來討論:
一、釣場選擇問題∣∣在本刊開始報導之前,這釣法並沒有多少人知道;經過連續幾個月的採訪、剖析之後,雖然已引起廣大迴響,但絕大多數釣友卻仍處在程度深淺不同的摸索階段,連帶的就是筏主也多半還在學習找尋窟頭技術之中,所以容易有選錯釣點、浪費時間的情況發生。
究竟什麼樣的釣場才比較有魚?首先當然得要在蚵棚區、蚵架邊,才好施展誘釣功夫。這可不是說廢話,如果滿海亂拋釣組,把黑鯛當成沙穌釣,你覺得收穫會好嗎?而對初學者來說,找兩個浮式蚵棚串連在一起的雙生仔浮坪釣場︵見插圖一︶,會比較容易上手,理由是誘釣範圍較大、魚量多、搏魚障礙較少。︵浮坪仔底下除蚵串外別無他物,而蚵串也是離底懸掛的,所以割斷線組機率較低。︶
然後要附近沒被毒過、沒被網過才行。這當然也不是胡說八道混稿費的,假如跑到剛被洗過的海域下竿,我看想釣到是不可能了,要撿魚倒是很有機會!
再來,要找水色較清的地方,這一點以前也講過,請別把磯釣那套水略渾、陰天小浪....等等的老觀念拿來比照辦理,事實是水越濁咬況越差,尤其發生大風大雨的時候,強浪把海底泥沙全部翻攪起來,陸地上的溪水也夾帶大量土石灌入海中,此等時刻想去拜訪魚群可就是在跟自己過不去了,總得等風浪過後三、五天,水色恢復澄清了才會大咬︵而且是非常大咬!︶
不過水太清也有麻煩,尤其在不深︵十餘尺以內︶的地方,當發生斷線、脫鉤等情事時,很容易有咬訊中斷的危機,所以碰到水清就須格外小心搏魚,以免打散魚群。
接下來應儘量找潮水流況穩定、沿著坪仔邊平行流出去的地方;假如流水是斜向通過坪仔的,那對誘、釣來說都會頗不方便,因為釣組不是很快流入坪仔下就是離坪仔越來越遠,想讓誘餌順利將坪內的魚群集中也十分困難。
在流速方面,流得稍快些魚訊會比較阿沙力,但操作釣組較困難,流太慢或停流時則容易控制釣組,可是魚會咬得十分龜毛。
對初學者來說,在每十到二十秒流一公尺的速度下,垂釣起來應該都不致有什麼不順手處,浮標、釣組入水就定位比較順利,魚訊反應明確、不疾不徐,搏魚難度也較低;然有些高手卻兩極化的偏愛極高流速或近似靜止水況,像玻璃仔就喜歡快到每兩秒一公尺的急流,而大力馬老闆則專搞停流前後,其原因在於釣這兩種流速的趣味和挑戰性較高,且當控制釣組或掌握咬訊功夫成熟之後,這樣釣也比較容易豐收。
還有,深度也是個重點;以浮坪仔來說,架設深度至少也在十來尺以上︵淺於十尺的地方用站坪仔或倒坪仔就行了。註二︶,而西南海岸外雖大多為平坦的沙泥底質,但還是會有深淺變化的,在一大片平均深十餘尺或二十餘尺的海域,若能找到比一般架設深度大些的浮坪仔︵例如一般坪仔深二十尺,某幾坪深二十四尺︶,那麼這幾坪的魚量和釣果就可能會比較好。
原因?可能這較深之處是潮水進退的主要通路,水流變化比較活躍,水質較好,生物︵即食物︶量也多,所以蚵仔長得好、黑鯛喜歡靠近。
二、個人裝備問題∣∣我這麼說可能會讓很多人不愉快,但釣不好其實絕大多數是個人的問題,且這些問題都是很簡單、很容易解決的;裝備恰當與否就是其中一大項。
還是那句話:此事以前都寫過了。釣竿要用十至十二尺小繼車竿,調性最好為三/七調,硬度大約相當於三號磯竿;傳統軟尾筏竿和磯釣竿都不適用,理由是筏竿太短、絲道環太多、竿尾太軟,出線很不順暢且搏魚困難,而磯釣竿同樣絲道環太多,同時竿身至少十五尺以上,調性不協調又太長,在筏上很難操作。
捲線器以中小型紡車式為佳,能習慣用指控型者更好;牛車輪不是不能用,但技術要求甚高,許多長年操作此物的老手一拿來釣黑鯛就頻頻﹁凸錘﹂,比釣其他魚種更容易炒米粉,且搏魚失敗率極高,所以最好還是別太鐵齒,換用紡車仔比較方便。
母線挑選一‧五至二‧五號蜘蛛線、火線之類的複合纖維線最好︵號數大小看個人功夫而定︶,但可千萬別用一般編織線或布線,因為它們線質太軟又會吸水,放線不順不說,又特容易黏竿壁、纏竿尾,影響釣果還在其次,有事沒事就搞斷竿尾才令人火大!
蜘蛛線和火線都具有不吸水且線質硬挺、不易扭曲的特性,構成線體的纖維拉力又極強,且延展性趨近於零,對搏魚甚為有利。以二號火線為例,標稱線徑僅○‧二二公釐,抗張強度卻高達十‧二公斤︵貝克力公司測試值,非包裝上的標示值︶,這已經是五號碳纖線的拉力了,不言可喻:其水阻力、操作便利性、搏魚成功率必然都比尼龍母線要好得多。
使用這類複合纖維線還有一個極少人注意到的優點:尼龍母線在反覆收放釣組之下,極易因金寶螺受水阻影響而打轉,導致線體扭曲成麻花狀︵長久纏在線杯內也會因塑性作用而呈現如此狀態︶,這情況將會使母線進出絲道環很不順暢,浮標要在母線上自由移動亦更加困難,因此常有釣組已漂離標點而浮標仍未站直的狀況發生。反觀火線則甚少如此,即便有也輕微得多,所以是更有效的垂釣工具。
不過這類母線也有缺點:它們在線杯之內比較容易互相咬住,特別是當中魚或掛底而用力拉扯時,後纏入線杯的母線常會切入原先一圈圈母線的間隙中,造成下一次放線的窒礙感,是故釣者需時時主動檢查並排除這種狀況,以免浮標放流時漂得不漂亮。
子線種類則沒什麼爭議性,選品質優良、線體不太硬的碳纖維製品就對了,有爭議的是到底該用幾號?用多長?在磯釣觀念中,沒放個一噚半、兩噚好像就不會中魚似的,而號數超過二號大概就沒幾個人敢用了,但筏釣場上卻剛好相反,長度越長越糟、號數越小越慘,最佳選擇是採二號至三號線長二、三尺以內!
我想一定有人會懷疑:像黑鯛這麼精明的魚,粗而短的子線怎麼可能騙得到牠?殊不知魚咬不咬其實主要是看你如何控制釣組、如何用誘餌去激起牠搶食慾望的,子線粗細長短根本屬次要問題!這就和男歡女愛一樣,善用技巧遠比仗著雞絲頭粗勇而盲目蠻幹要有效得多。
子線用得短的理由是比較能讓鉤、餌保持垂直,以便跟著浮標順水同步漂行;用得粗則是因為魚很大且釣場障礙物多,線不夠耐磨的話失敗率極高。
再來談到浮標問題,聽說有不少磯釣高手不信邪,企圖拿丹錐、沈水式浮標、甚至阿達利浮標下竿,結果都無法獲得很好的成績。我覺得,人家以七、八年經驗累積出來的心得,應該總有其道理吧?試想:釣者坐在相當接近水平面的管筏上,而丹錐是大部分沈在水下的,僅有一小個頭部露出水面,一旦漂遠後,你如何能憑它明確觀察魚訊?二者,阿達利浮標同樣魚訊部很小,載重量又極有限,釣棚深度亦無法隨意更改,用在潮差動輒兩米以上的西南海,想釣得好可真會比緣木求魚還難。第三,沈水式浮標碰到流速會隨漲退潮時程而快慢不一的場合,它如何去發揮主動尋找釣棚、狙擊魚群的功能?我的意思是∣∣你恐怕根本無法掌握其芳蹤吧!
所以了,理想的金寶螺筏釣黑鯛用浮標,就是那種具備相當載重量、有明顯易辨的魚訊部、乘流性佳且反應敏銳、維持釣棚深度方便、能讓釣者迅速改變浮標位置︵即調整釣棚︶的製品。符合這些需求的浮標是哪一種?曰海釣用長型浮標是也。
但這類浮標造型變化還是很大,並非全都適用,初學者該如何抉擇?有些高手喜歡浮體部分粗細一致、魚訊部具有兩或三個膨大部位的五節芒製品,如禾欣漁具濱木系列的舞之風浮標即是;其理由為穩定、敏感、容易識別,特別適合用在流緩的釣場。
不過我個人偏好另一種型態的製品,詳細來說,其整體長度最好大約四十來公分,TOP 尾︵即魚訊部︶十七、八公分左右,標示桿為實心且頂端有個紡綞型膨大部位可供遠距識別者;浮體部分採狹長紡綞型造型較佳,因為其肩部膨大、兩端收束︵上端急速收攏而下段緩慢漸縮︶,可以提供良好乘流效果。市面上有符合此規格的產品嗎?老實說類似的很多,真正合用的卻甚少,據聞福梓精工即將推出完全依照這種需求製作的專用浮標,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使用上大約以載重一錢至四錢、本身無添加自重者較通行,流緩處用輕的,流急處用重的;其實很多此道高手都只用一個規格的浮標就能釣遍各種場合,而且這規格還普遍較輕,很少人用到三‧五或四錢的。為什麼?因為操竿技巧可以彌補器材的不足,且越輕的浮標越敏銳、裝備越簡單出門越輕鬆,用慣的東西釣起來也更順手,反而比不斷看外在條件更換傢俬來得方便。
當然要初學者也這麼做是不人道的,總得給他十趟、八趟的機會,去實際體驗在各種流速下該如何操控釣組,才能談到選用一個最合手的規格,因此剛開始最好依上述載重範圍︵一錢至四錢︶每隔○‧五錢準備一支,帶去釣場一一試用熟練。
另一個高手私藏的、但前兩期也已經講過的小訣竅是:不要用一般市售太空豆來掛浮標,用附別針的轉環才對。為什麼已經講過了還要舊話重提?說起來好笑,我這趟去東石,看到每位釣客幾乎都有準備綁線環夾扁的測深錘︵請參考第一○一期六十一頁︶,但卻幾乎沒人將穿線孔極小的太空豆改為別針轉環,再加上大家多半採用尼龍母線,以致浮標滑動頗不順暢,其影響釣果自不待言。
其他配合下竿的小零件還有咬鉛、測深錘、卡拉曼棒、擋豆、棉繩結等等;原則上咬鉛使用一顆即可,反正子線已經那麼短了,用越多越累贅。測深錘重量以二兩為宜,太重釣竿不易承受,太輕則在起流時難以迅速沈底讓你測出實際深度。擋豆要能確實擋住轉環別針的穿線孔,自己也必須能讓棉繩結順利擋住,否則使用起來必定礙手礙腳。另外棉繩結比橡皮線止柔軟,進出絲道環很順暢,所以請善加利用。
最後是釣鉤問題。張俊傑喜歡用SHARP的無倒刺磯奴鉤,大小為四或五號;看到這裡一定又有人要問了:無倒刺?那魚不是很容易脫鉤嗎?又不是釣溪哥:::。其實只要隨時保持竿線繃緊,上鉤之魚是不會半途走脫的,反而因為該種鉤型的鉤尖為直線伸出狀,與一般磯奴鉤的略微內彎有所不同,這微小差異就能提高不少魚隻著鉤率!
假如你實在不放心也無所謂,依照本刊曾介紹過的鉤子︵如第一○○期六十七頁所言︶,或買更囂掰的手研磯奴鉤四、五號均可∣∣只要記得多帶幾包去備用就得了。倒是此地應順便解釋一下為什麼要限用四、五號鉤:決定號數的依據不是魚體大小,而是金寶螺的大小!蓋黑牛嘴巴有夠大也,誘餌施打得當的話,四指寬小傢伙照樣會把八號鉤吞下去,然而即使是八號鉤,在大黑牛嘴裡仍然經常會釘到牙床而彎或斷掉,所以乾脆別管魚嘴大小吧,考慮掛餌方便、與餌螺體積相當就好了。
三、技術與觀念問題∣∣釣不好的另一大個人因素便在於此,而這也根本是以前幾乎都講過了的;例如那個非常初級的、不需要贅述的重點:隨時檢查並調整深度,就是很多釣友會忘記做到的事。
上一期我花了很大篇幅描述豆腐黃的打誘餌技巧,令許多釣友茅塞頓開,但不幸的是還有不少人改不掉拼命打A撒的老毛病,一感覺缺乏咬訊或看到旁人中魚而自己的浮標沒消息,手就不由自主的拿起餌杓往海裡塞螺仔了。
此次在東石就有一位釣友跟我說,他把漁獲剖腹檢查腸胃時,發覺滿肚子都是金寶螺,因此他自覺很滿意,認為誘餌施打得很成功,所以黑鯛被誘來吃得很愉快。事情果真如此嗎?我回來後把大多數魚隻都送給了別人,也請他們殺魚時注意一下魚腹內狀況如何,所得答案卻都是全無螺仔蹤影,只有碎蚵殼、孔雀蚶、海瓜子殼,以及一些烏七八黑的有機物碎屑。是不是我誘得不好所以魚都吃不到?請看倌們自己推敲一下箇中情由吧。
還有一個常見的錯誤是缺乏耐心,尤其是初學者,碰到稍長時間沒有咬訊,往往就會急躁的想變花樣來試試看,於是乎輕標、細線出籠了,超長子線也綁下去了,誘餌直接往浮標所在招呼過去,咬鉛也越掛越複雜,甚至還有將誘餌摻入粉料、南極蝦、烏雞丸者:::,各種花招不一而足,到最後卻都只有一個下場∣∣因為無效而乾脆收竿睡覺!
我這趟特別花了許多時間體會誘釣技巧,發覺如果咬訊稀落時,最好乾脆暫時不釣,靜下心來慢慢的、仔細的照豆腐黃的理論下去誘,奇妙得很,通常不消一、二十分鐘魚群就會恢復熱絡搶食了。這即是說:該如何釣其實早已有定論,不必再費神搞別的花樣啦,釣不好時需要的正是專心、耐心、信心而已。
我也看到有人犯了另一個錯誤:多人同擠一筏下竿。這麼做固然可以節省一點個人的租金支出,但所能得到的收穫卻也絕對會大幅降低,甚至集體摃龜都有可能。原因是這釣法有點像磯釣搞本流釣場,釣組是要順水漂送出去的,人一多自然就很難順暢放流;加上誘餌必須呈線狀流下︵見插圖二︶,與磯釣慣見之水塊狀誘餌帶大不相同,所以人多時必然很難讓每一副釣組都與此線狀誘餌帶同步,你說怎麼可能釣得好呢?
尤有甚者,多人垂釣恐怕就會變成東一把、西一坨各打各的誘餌,那豈不就犯了誘釣大忌?鐵定會越誘魚越散了。還有,以我們釣友的標準習性而言,只要有一人中魚,勢必馬上會有三、四根竿子伸過來搶一杯羹,其結果當然不可能有啥好下場囉!
因此,最佳乘筏人數是多少?一至兩名而已。並且假如要兩人同釣的話,必須商量好協同作戰,絕不可各搞各的,打A撒的工作交給經驗豐富、觀念正確且沈得住氣的人全權處理,然後兩人輪替下竿,前者釣組漂出去兩、三公尺後者才下竿,這樣才能保持釣組都在誘餌帶上,也才會獲致大量魚訊。
為何ㄍㄧㄡ了卻不中魚?
能獲致大量魚訊是成功的第一步,但卻不是豐收的保證,因為有咬訊而拉不到魚的狀況實在太多了!為什麼會這樣?以下幾個原因你可以參考一下:
一、釣棚深度不對∣∣老生常談了吧?掌握釣棚不僅關係到有無咬訊,而且跟能不能順利使魚上鉤也密不可分。
假如釣餌離底太高,黑鯛必須浮上來才吃得到,這在誘魚技術高超的行家手裡也許不是問題,他們能把黑鯛誘得像黑毛一樣跑到上層水域搶食,但初學者恐怕做不到吧?而且即使高手也不會那樣做,因為還是在近底處魚比較容易大咬。
當餌離底高時,魚隻就算衝上來銜餌,其所感受到浮標、線組等造成的異樣感也較強,牠自然會咬得較輕、比較容易半路吐出來,此時你就算發現明快魚訊,當然也不會很容易鉤住牠。
那餌拖底呢?通常老手不會犯這種錯誤,因為一看浮標的樣子就知道了∣∣拖底的餌會使整個釣組漂行速度減慢,此時浮標就會被水流帶得向下游歪斜。只有不太熟練又經常忘記檢查深度的釣者,才會讓餌在海底拖行,這種情況必然是整套釣組都漂在前面而鉤餌單獨在後的,如果黑鯛逆流來就食,你覺得牠會爽快吞下嗎?
二、作合時機與方法不對∣∣很多人以為釣黑鯛要忍耐,當出現咬訊時,必須數一、二、三、四、五:::然後才揚竿,但在西南海,恐怕不等你數完,黑鯛就已經咬碎螺殼、吐出鉤子、揚長而去了!那一發現浮標下沈就作合呢?也不行,除非是小朋友來犯,浮標會一傢伙栽入水裡,此時不管你揚竿快慢都沒多大差別,牠多半已自己鉤牢了,否則浮標都是穩穩下潛的,有一點像掛底的感覺,但下潛方向卻不同於水流方向;發現此種魚訊就要特別提高警覺,因為來者絕大多數是狠角色,兩斤以上,甚至三、四斤的蠻牛都有可能。
碰到這種情況,你最好以心平氣和但十分審慎的態度面對,在魚訊一出現時就先適度收攏滯線,待浮標沈到整支標示桿都沒入水下時,立即以輕而脆的頓力作合,如此就﹁比較﹂能拉到魚了。
我把﹁比較﹂框起來的意思是,如此仍拉不到魚的機會還是很多的,其理由在下一條裡面繼續討論。
﹁先適度收攏滯線﹂和﹁以輕而脆的頓力作合﹂應該是眾人皆知的揚竿要領,為何我還要再囉唆一次?因為沒把滯線處理好就揚竿和大力亂挫的人實在太多了,尤其看到別人中魚多而自己浮標有ㄍㄧㄡ卻拉不到時更會如此!這應該是很自然的心理反應,只不過對釣果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會造成更多作合失誤的情況發生,使你益發惶急、焦躁;假如不能儘快靜下心來好好搞他,繼續惡性循環下去可就摃定了。
三、鉤子角度及位置不對∣∣看到浮標下沈而揚竿,卻不一定中魚,這裡面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出在:鉤子根本沒碰到任何東西就被扯出魚嘴了。試想,難道每一次黑鯛來就餌時,鉤子都是尖端朝上進入魚嘴的嗎?我看很不一定吧!搞不好還比東倒西歪進入魚嘴的
黑鯛,傳說中最精靈古怪、聰明難纏、狠拼蠻幹的終極獵釣對象,是不是真如一般所言那樣精靈狡黠、難以捉摸?
在本篇特企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之前,請先扶好你的眼鏡......
話說某日正在社內小憩,忽然接到一通指名找我的電話,打斷了一場纏綿悱惻、濕黏滾燙的綺夢;我帶著三分怒意、兩分睡意、還有五分春意,沒好氣地間對方是誰,可是來者卻並不囉唆,劈頭就提出一連串問題:
一、黑鯛相當精明,而且警覺性非常高,容易受驚嚇而躲起來,所以雖然其數量在本省周圍海域並不算少,但想要碰上大咬、一次釣個數十尾卻是不可能的。對不對?
二、想要釣到黑鯛,最好找陰天、中小浪、水色略渾濁的時機,才比較容易有收穫。對不對?
三、黑鯛喜歡躲在底部有溝坎、有洞穴的地方,所以平坦的沙底海域很難找到魚蹤。對不對?
四、以季節來說,秋天牠為了儲存過冬的脂肪,春天為了增加繁殖所需的營養,所以會積極覓食,故為垂釣最佳時機;冬、夏兩季不是太冷就是太熱,黑鯛就餌意願都不高,因此釣況普遍會很差。對不對?
五、黑鯛是在海底討生活的魚,故垂釣時必須將鉤餌貼底或甚至拖底;懸浮的餌是很難引牠開口的,且牠也絕不可能像黑毛那樣被誘餌吸引到上層水域搶食。對不對?
六、因為黑鯛太聰明,所以必須用軟竿、細線、長絲腳、高敏感度浮標,才能降低牠的戒心。對不對?
七、如果在垂釣過程中發生脫鉤、斷線等情事,很可能整群魚都會被嚇跑,導致魚訊就此終止。對不對?
八、如果同一釣場有人持續中魚,而自己的釣組卻都渺無音訊,便表示魚群都被誘集到他那邊去了,此時就應立刻跑到那人下竿的標點才有機會分一杯羹。對不對?
九、假使原本有若干咬訊,但忽然不咬了,這表示魚群已散去,必須換標點重新開始或再花一段長時間誘集才行。對不對?
十、再問一次:黑鯛是聰明難釣的魚,對不對? 先不談接下來發生何事,我想問問眾看倌,假如是你面對這「黑鯛十問」,閣下的回答會是什麼?是不是跟我一樣大部分選「對」,而小部分雖有疑義但也不會斷然答「不對」?若果如此,那閣下的釣黑鯛功力就跟我差不多棒了。可是,提出問題的人卻不這麼想,他說我對黑鯛的認識根本還停留在小學階段,而且用這種觀念垂釣的話,以前曾經有過的收穫也都只能算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在下雖資質魯鈍,但古有銘訓:只要搞得勤,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想我進入釣魚圈打滾三十餘年,出門下竿次數少說已近千次,又蒙本刊大頭目台東舍不棄,好歹混出了一點點名堂,勉強可算釣界有頭有臉的人物矣,如今無端受辱,當然嚥不下這口鳥氣,於是打算找發問耆好好「討教討教」,熟料來電者也非泛泛之輩,他乃打重磯出身的吳文察是也(註一)。
這位仁兄綽號玻璃仔(因為從事玻璃、鋁窗業),身材可比相撲選手,體重高達一百三十多公斤,幾乎是我的兩倍,我雖也身高將近六尺,且一向注重保養,年過四十依然「親像」一尾活龍,但想要跟他放對還是有如阿婆仔生子真拼,他大概根本不必出手,光是「坐」就把我給坐扁啦!
不過古人又有講過:輸入不輸陣。就算拳頭沒人家硬,嘴皮子也要硬一下才行(至於「別的地方」硬不硬就不必講究了),於是我向他發出挑戰書,無論磯釣、堤釣、筏釣,也不管用浮標或打沈底,只要他指定,我一律奉陪到底。
吳文察聽了之後發出一串怪笑,說:「好哇!明晨一點整出發,往金湖釣螺仔,咱們來『軋』看看。」
格老子的,這傢伙大概還搞不清楚狀況,在下乃堂堂掛名釣魚人雜誌副社長的三十年經驗老釣手也,他居然選到我早已熟門熟路的釣場,去玩那半年前就已詳細破解過的釣法(事見本刊第九十四期、九十五期特別企劃),顯然他要不是腦袋壞掉就是門縫裡看人全把我給看扁了!去就去,誰怕誰?
抵達金湖,上筏出海,我趁跑水路的時間抽出PRO級金寶螺筏浮釣裝備組合起來,一者打算向吳某宣示本人可是有備而來,二者也是想一到釣點就給他來個先下手為強,絕對要殺得他措手不及、落荒而逃!
吳文察倒也蠻鎮定,只瞄了兩眼就微笑不語了。 天色逐漸轉亮,管筏一路朝西駛去,離海岸線越來越遠,我不禁疑心大起:據悉螺仔筏釣都是在近岸蚵棚區和航道邊下竿,現在卻已跑得回頭看不見陸地了,放眼望去周遭連半個蚵架也沒有,難不成要到大陸沿海去釣?還是去找什麼沈船、人工漁礁之類的釣場?況且頭頂上是萬里無雲、微風輕拂,腳下的海水澄碧透明、波平如鏡,說要釣沙穌大家應該都會認同機會很好,但釣黑鯛可就不對頭了。我看筏主面色還算和善,於是悄悄移過去打探一下:「你頭一次來吧?」筏主林進福主動打開話匣子:「吳文察可來過很多次了,而且每一趟都釣得不錯。」
我心裡暗想:釣得不錯是你在說的,為了拉生意,不好也得說好哇!而且金湖我也來過五、六趟,並非全然不瞭解狀況,只是沒雇過他的筏而已。
「講個笑話給你聽,」林進福繼續說道:「玻璃仔去年七、八月剛開始來這裡釣黑鯛的時候,我把他當作台北『潘仔』,因為我們這裡誰在那種大熱天見過黑鯛了?可是他卻扛著個船釣大冰箱來,真是趴呆!但是......」他謎起眼睛往四處瞧了一下,稍稍修正航向後接著說:「第一天釣完回來,我就跑去買了一卡『大將』(大型冰箱的品牌),結果換成全莊子人都笑我是『潘仔』。」
「現在不會了吧?」吳文察靠過來加入對話。
「當然嘍!」筏主得意地回答:「他們幾時看過一趟釣回一冰箱外加一個保麗龍箱子魚獲的?起初還有人說是『淘』的(台語下毒之意)......」
「或是跑到大陸去買的!」我插嘴道。
「哪會有那種事!」筏主瞪我一眼說:「現在莊子裡經常有人想跟在我的筏子後面出海,又要探窟頭又要學技巧的,真有點麻煩!」
我實在聽不下去了,不得不打斷他們:「大將冰箱?且不要說八十公升、一百公升那種 size,即使小號的四十三公升者拿來裝黑鯛也嫌誇張,因為它的容量至少得要兩斤級貨色二、三十尾才填得滿,更何況還要再加上一個保麗龍箱子,黑鯛又不是花飛或巴攏仔,哪有那麼好騙的?我若相信的話就請不要客氣,叫我台北潘仔!」
吳文察見我面帶卑夷表情,又是一陣怪笑:「顯然你的黑鯛功力確實不及格,我們也不必多說,待會兒就知道了。」
老實說我多少有一點心虛,半年前見識過南投黑格陳的釣技和釣果後,就已經對「黑鯛很難釣」這個論點持保留態度了,如今他們又說得那麼篤定,恐怕真有些高明手段也說不定。不過......為什麼筏子開了半個鐘頭卻連個像釣場的地方也沒看見?
「快到了!」好厲害的筏主,居然有超能力,知道我在想什麼(難道他用的是NOKIA 超級雙頻加中華電信......?)抬頭張望了半天,才隱約看到前方有一群稀稀落落的竹竿凸出水面,顯然那是許多養蚵人在「浮坪仔」(註二)上標示所有權用的標記。「這裡有一片外海沙洲,」林進福解釋:「水清、潮流通暢、魚量多又健康,所以玻璃仔最喜歡來這裡下竿。」
吳文察慢條斯理的開始整理裝備,我暗暗觀察:十二尺小繼車竿、小型紡車式捲線器、四號尼龍母線、三號碳纖子線、四錢荷重長浮標、黑色磯奴五號鉤等等,跟我準備的也所差無幾,甚至還更粗上一級,如果他這樣能釣得好,我又豈可能會差?
筏主選了一處坪仔繫靠妥當,觀察流水之後開始一杓杓地打下金寶螺誘餌;我三兩下測出水深後便掛餌下竿,吳文察卻仍舊慢條斯理的在調整浮標位置,我心裡不禁暗笑:體積太大了,難免會影響靈活度!
十分鐘過去後,我已讓釣組放流了五趟,除其中一次掛到海底雜物使浮標緩緩下沈之外(還害我扯斷子線而不得不重綁),其他都沒有任何反應;我扭頭看看玻璃仔,眼神裡帶著「這款所在會有魚嗎?」的質問之意,他卻並不打話,只抬手一指水面:離筏十七、八尺遠處,他的浮標正冉冉下沈。
「掛底啦!和我剛才一樣......」話還沒說完,他已倏地揚竿作合,緊接著竿身猛彎、母線切水、浮標已被拖得不見蹤影。我覺得頭皮有點發麻,心底一股賭爛之感油然生起:他才下第三竿而已耶!而那情狀可絕對不是掛底,真不知他哪兒來的狗屎運。
清澈的水中逐漸顯出魚影,額頭寬大、肩部高聳、嘴唇厚實而發白、身軀黝黑卻帶著金屬光澤,它的確是一尾黑鯛沒錯,而且是尾很大的、俗稱黑牛的黑鯛。
筏主林進福立即打下兩杓誘餌,然後才取撈網遞給吳文察;魚出水後,吳文察一面解鉤一面對我說:「別懷疑,快調整深度、換粗子線下竿,魚群靠過來了。」
我對所選用的二號子線和個人結節技術頗有信心(否則怎麼在雜誌上寫綁線結的文章?),所以僅摸出一顆二兩重鉛錘掛上鉤尖,再將釣粗放入海底一看:很好啊!海水起伏很小,浮標位置應該正好能讓餌螺在觸底和拖底十幾公分之間運動,假如這樣還不對那我就真不知道該怎麼玩了。
「哼!鐵齒。放淺三寸!」吳文察丟過一句話來。
騙痟ㄟ,當我是從阿里山上下來的嗎?把浮標放淺,再加上流水一帶,螺仔豈不要漂在半空中了?我又不是想釣黑毛!
正待訐譙一番,吳某又揚竿了,這回顯然魚更大,竿身弓出一個極陡的弧度,竿尖更不斷向下點頭,捲線器還一陣陣地逆轉出線。我抓著浮標站在一旁啞囗無言,筏主卻一面撒誘餌一面將撈網遞給我,並說:「不急,待會魚拉到水面你再幫他撈,這尾蠻大的。」廢話!我又不是瞎子,更不是第一回釣魚,哪裡看不懂發生何事?只不過實在不願相信而已。不多久魚兒力盡,我插網一提,乖乖!真重,這條牛身長逾四十公分,體高超過八指寬度,看來怕不有兩斤半以上。
吳文察笑一笑說:「正版的︵台語正牌的、主要角色之意︶來了,看來今天成績會不錯哦!」
我必須承認那狀況確實令我吃驚,但下意識的還是不願接受事實,所以頂他一句:「瞎貓碰上死耗子啦!騙我去調整深度你就偷偷下竿,這尾不算。」玻璃仔和筏主同時發出一串怪笑,聽來十分刺耳。
我堅持走自己的路子,仍用原樣釣組出竿;這回有動靜了,浮標大約漂到先前掛底之處時,忽然來了個輕快的下沈,我眼明手快、當機立斷,馬上揚竿並半蹲馬步,準備感受大物的孟浪,誰知釣組卻輕飄飄地盪了回來,鉤尖只掛著一塊已失去外殼的螺肉。
玻璃仔面無表情的說:「你釣粗放太深了,只因為現在正逢漲潮,水位逐漸拉高,所以才會有魚訊,可是還是蠻拖底的,因此魚已咬破螺殼你才發現魚訊,而牠卻察覺異狀吐出釣餌了。」 我咧......他那德行好像耶穌基督或釋迦摩尼、阿拉真主在宣讀教義似的,我會信才怪!
下一秒鐘,他第三度揚竿,竿身再弓、母線再度吐出、筏主又打下兩杓誘餌,而我只能呆站在那邊,目瞪口呆......
魚兒擺平之後,換林進福開口了:「把嘴閉起來吧,你的下巴都快掉到肚臍去了!他跟你說的沒有錯啦。」我想我當時的樣子一定遜斃了,真是一世英名全部毀於金湖岸外矣。
接下來的釣況就不必贅述了,反正那天玻璃仔被我纏得受不了,只好和盤拖出釣技精要,其結果自然是他都無法用心下竿,而我則結結實實上了一課。
你若要問最後漁獲如何?我們回港後一位歐巴桑跟玻璃仔打招呼(可見他跑此地跑得多勤,連街坊鄰居都認識了),並問他成績好不好,他略帶靦腆的回答:「不太好啦!才釣二十幾尾而已。」 「那你還敢回來?」歐巴桑連想也沒想就冒出這麼一句。
看倌,是二十幾尾黑鯛哩!最大的三斤四兩,最小一斤二,整整塞滿一口三十六公升軟式冰箱,另外脫鉤、斷線、沒咬住的次數無法計算,我甚至還有五號鉤被崩斷的紀錄。至於,為什麼不是用大將冰箱來裝?其實吳文察也有帶去,只是已預知我不可能讓他專心釣,所以留到第二天才拿出來用;第二天他和另一位台北釣友陳守德出海去,兩個人搞滿兩口四十三公升大將,外帶半卡保力龍箱子......
我知道你也快看不下去了,不過請務必耐住性子,繼續閱讀下一篇文章,因為吳氏筏釣黑鯛秘技都在那裡面!
【註一】九十八期﹁棉花戰役﹂一文末尾曾提到此君的聰明事蹟,另第十七期「時套四十九斤半牛港瓜」亦有記述他的重磯戰史。
【註二】浮坪仔是養蚵架的一種,多設於水較深之處;下文另有說明。
黑鯛完全破台祕技 不可能的釣況 PART II文/王世國
想要深入瞭解金寶螺浮標筏釣法的高手秘技嗎?
請仔細閱讀並記住本文內容,到釣場後你會發現原來黑鯛竟然是這麼的……
黑鯛難釣嗎?到西南海蚵棚區試過螺仔浮標釣法之後,你的觀念就會完全改變了。吳文察的經驗談是:
一、黑鯛不太聰明,甚至可以說有點笨因為貪吃而顯得笨!
二、釣黑鯛不必選陰天、水色略濁的時機,任何時候只要你有辦法下竿(意思是風浪太大當然不可能,但只要管筏能出海就沒問題。)牠都會咬,而且對使用螺仔而言,水越清效果反而越好。
三、只要技巧正確且魚群被誘集了,想連續釣個數十尾並沒什麼困難。
四、以筏浮釣來說,要找底域平坦、沒有坑坑凹凹的地方下竿才對,而且成果會比環境複雜之處還棒因為掛底、刮斷線的機會低得多。
五、釣黑鯛沒什麼季節之分,從氣溫十幾度的冬天到三十幾度的盛夏,都是下竿優良季節。
六、別怕黑鯛警覺性高,粗線、大鉤、短子線牠一樣咬,你只要顧操作方便、不易斷就行了!
七、希望線組不易斷的另一個用意是取魚快速、減少重綁釣組的次數,而非怕遁逃的魚帶跑了整個族群;事實是,線照斷、鉤照脫、魚照咬,根本沒有打散魚群的現象發生。
八、別人頻頻中魚而你的釣組都沒咬,或原本在咬卻莫名其妙中斷了,其原因出在釣棚深度不對或已因潮水起落而改變,跟魚群跑到哪裡去無關。
九、最關鍵但也最匪夷所思的一點是釣黑鯛要讓餌懸浮起來,不可拖底!這些說法是不是完全顛覆了所有釣黑鯛的理論和經驗法則?但事實卻真的如此。以下就分項說明各個垂釣重點:
裝備一覽
釣竿以十至十二尺海水池、烏餾池用小繼車竿為標準配備,但硬度需達到磯釣竿三號、四號左右方可應付大物衝擊。一般輕磯竿、筏釣竿不是太長就是太短,會增加操作和搏魚上的困難,故很不適用。
捲線器採磯釣用容線量約四號一百米的中小型紡車仔即可,指控型或自動出線型均無所謂,但出線控制必須精準、恰當。亦有人採用牛車輪仔,但須有相當熟練的收、放線技巧,否則極易炒米粉。
母線至少要四號以上優質磯釣螢光母線,或二號以上蝴蛛線、火線才行;此地所謂的優質不只是指拉力要夠強,還必須具備相當的柔軟度和耐磨性,另外更重要的是必須不易產生扭曲形變,否則你會非常頭大!原因?因為金寶螺的殼呈螺旋狀,當收放釣組的時候,水阻力會使牠不斷打轉,這就造成了線系的持續扭曲,所以母線若回復力差、易產生形變的話,就很容易捲成麻花狀而使放線困難,或甚至導致纏線了。
子線至少要二.五號以上碳纖線,但最好一上場就祭出三號絲腳,以免到時斷得頻頻跳腳。長度取兩尺左右即可,越長效果越差,而且流水越急子線越要縮短,有時可能一尺長就足夠了。為了控制釣餌位置,可在子線中段加一顆1B或2B 的咬鉛。
浮標一律使用長型海釣浮標,材質不限,發泡、芒花桿、孔雀翎均可,但載重需達二錢以上,且流水越急需用載重越大者,以便釣組快速就定位;另外應選標示桿(俗稱 Top 尾)長一些的,以便過濾波浪造成之假魚訊,讓你正確掌握揚竿時機。
鉛錘通常使用長梭子型的轉環鉛,重量需搭配浮標浮力,但不必調到殘存浮力很小、很敏感的程度,以空鉤時標體沒入水中而Top 尾完全出水為準。
鉤子鉤骨粗勇的五號以上磯奴鉤是標準配備,蓋黑鯛口型寬大,嘴裡牙床又十分堅硬厚實,牙齒一長就是好幾排,尋常小鉤根本找不到地方刺進去,因此務必找鋒銳、耐久、粗壯的大鉤子;市面上黑鯛鉤品牌不少,但似乎以 Shaip、Daiichi 、 Seawood 等牌的管付磯奴最為好用。我被崩斷的那一枚鉤就是Daiichi製品,當時真是爽斃了,值得推薦。(不是我有被虐待狂,看倌不妨想想:能把五號鉤崩斷的魚該有多巨?假如鉤子是開了而非斷掉,我一定當場開罵,因為那表示鋼質不夠硬,可能根本沒有貫穿魚嘴。)
其他池釣用七、八尺長的手撈柄,搭配直徑五十公分以上磯釣撈網,再加上盛螺仔的誘餌袋和餌杓,另外帶個容積夠大的冰箱即可。(不過何種容積才夠用?顯然因人而異,有人揹大將去還嫌小,有的人卻二十公升即已滿足;我覺得後者比較合脾胃。)
釣場選擇
金寶螺筏釣黑鯛的主要釣場是蚵棚區,而本省養蚵業都集中在西南部沿海,大約從台中港以南到高屏溪出海口之間,這長達二百公里的海岸線都有大量蚵架散布,甚至連離沿岸有相當距離的外傘頂洲,也被勤舊的蚵農架設上無數養殖棚,這廣大地區就是黑鯛釣客大過其癮的去處了。
一般常見的蚵棚有三種形式,一為浮坪仔,二為站坪仔,三是倒坪仔。它們的差別在於浮坪仔是讓蚵架漂浮在海面上,而以纜索錨定於海底;站坪仔與倒坪仔都將蚵棚用竹竿直接從海底架設起來,然而前者的蚵串是懸垂式吊掛下來的,後者則為拉橫綁成水平式者。
這三種蚵棚乃為因應不同環境而設,並不是隨飼主高興就亂綁的,其最主要決定因素在水深。例如離岸較遠的海域,深度常達二十尺以上,要找到夠長的竹竿從水面直插海底恐怕不容易,所以做浮坪仔比較實際,但較靠近岸邊或出入海航道(地方術語叫『溝路』)的地帶,因為多半水淺,所以可搭成站在海床上的固定臺架,可是又因潮差關係,因此在干潮底時海平面到海底仍有六、七尺以上深度的地方,就會採用站坪仔,反之,干潮後水深太淺,或甚至底域會完全裸露出來的地方,就必須改設倒坪仔。
瞭解這些特點後,你就可以在下竿前預知大概的水深,使製作釣組較為精確了,不至於發生在倒坪仔區綁出個十幾尺的釣組,或於浮坪仔區把釣棚設成三、五尺而已的笑話。
然而沿海蚵棚滿滿是, 難道每一處都有魚蹤嗎?答案是 YES !不過量的多寡 卻有所下同,例如經常被操 的釣點,魚量當然會減少, 而剛被下毒洗過的地區也不 可能有好消息,這些都必須事先向當地筏主、釣具業者打聽確實消息,以定行止(註)。
如果釣場一切正常,沒被過度操伐、洗毒,那麼應該就豐收可期了,不過還有兩個小竅門必須交代:一、在站坪仔、倒坪仔區下竿,最好先看看蚵串上的蚵仔是否已長得很大、很豐富,而浮坪仔區則應看該棚架是否呈現出陳舊、好像快要沈沒的樣子,這兩者都表示該棚架的蚵仔已繫養多時,接近採收時刻矣,底下一定早已聚集了大群貪纏的老烏格,正是下竿垂釣的最佳標點。二、必須找底域平坦、少雜物、潮流暢通、水色清明之處,下竿才比較方便,少掛底困擾,魚也比較健康、乾淨。
實戰技術
選定蚵棚後,第一個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綁管筏。你可別以為隨便固定在養殖架邊就能開心下竿,搞不好的話不但有可能槓龜,甚至還有翻筏的危險!站坪仔和倒坪仔都是直接固定到海底的,高度不會改變,而西南海漲退潮的高低差卻不小,所以如果滿潮時綁好筏仔,到干潮底它可能已吊在半空中了!故必須隨時看水位變化調整綁縛位置。浮坪仔雖是漂浮著的,任何時候都不會發生前述事故,但沒針對流向、流況固定筏位者,仍有下竿困難、容易掛底、無法誘出魚群垂釣的問題(其實另兩種坪仔也同樣需考慮這一點)。
基本上管筏要綁在一塊坪仔的外側流頭處,好讓釣者能夠順流放出釣組,而此釣組行進的方向是貼著棚架往下游穩定漂去的,同時誘餌也可順流下沈,將潛藏於蚵架下的黑鯛誘集過來,如此才可順利釣到牠。當然通常是筏主負責固定筏位的,但有時釣客比筏主還內行(或反過來說是筏主比釣客還外行),那就需要你來指導筏主了。
第二個問題是打誘餌,第九十四期、九十五期特別企劃本已有相當詳細的說明,無須再畫蛇添足,但每一個高手都有他自己一套見解,所以此地再加列兩條供大家參考:一、撒餌要看流水,流緩時可由前力撒下,流急則需往背後(比釣座位置更上游處)撒,如此誘餌才能與釣組配合,在適當距離內沈到海底,達成誘魚、狙擊的目的。二、螺仔需打在蚵棚邊緣,且最好能發出群螺撞擊到竹架的聲音,如此似可激起黑鯛的強大食慾!但每一次撒下誘餌螺仔的數量都不可太多,十幾粒就夠了,而且最好是每中一條魚就立即補一些誘餌下去,既穩定軍心又可加強刺激咬餌意願。
黑鯛其實是很好奇、很貪吃、很容易被激起食慾的傢伙,當有一尾中鉤正在掙扎之時,其他魚隻會以為有什麼好坑的事情發生了,所以牠才那麼激動,所以此時立刻補誘餌下去的話,更容易讓魚群搶食搶到抓狂!而這也就是黑鯛不難釣、能夠連續釣數十條的原因。
第三個問題:釣餌不可拖底。這一點爭議就大了,餌不拖底意思就是要掌握釣棚,可是所有釣黑鯛的觀念都說此物只吃海底的東西,也就是沒有釣棚可言,為什麼吳氏釣法卻說要注意釣棚呢?吳文察的說法是當誘餌漂沈下去時,有的先到底、有的還在半空中,黑鯛看到後為了比同伴拍得更多,會漸漸變得失去理智,即使還漂在半途的螺仔牠也會先叼在嘴裡再說;此一說法與九十五期黑格陳從水族箱觀察所得經驗相互印證,可知真實性的確極高。
搶到還未沈底的金寶螺後,黑鯛並不會立刻將之吞下肚,牠還會繼續再啣含幾顆螺仔才閃到一旁去慢慢嚼,因此浮標上的魚訊表現通常為不太快但也不龜毛的持續下沈,此時釣友若不揚竿作合的話,牠可是不會笨到自己拿鉤子去鉤穿嘴巴的!另外,即使揚竿作合,Miss 掉(即未鉤住魚嘴)或半途脫鉤、斷鉤的機會也極大甚至比成功釣獲的尾數還多,這個原因是出在魚嘴極寬大,磯奴五號鉤仍相對嫌小,所以經常是還沒碰到魚嘴周邊的軟組織就給拉出來了,而真正中鉤的魚也多半掛勾在嘴角,甚少「正吃」情況發生。
那麼什麼深度才是正確釣棚?跟釣黑毛相反的,黑鯛釣棚需從海底往上算,也就是算餌跟海底的距離有多遠,而非從水面算到釣鉤的深度。根據吳文察的經驗,最佳釣棚是 -10公分意即距海底十公分左右處;假如放太高,浮標下沈後收回釣組時,常會發現螺殼上有一、二個小小的孔洞,這是被黑鯛啄咬的痕跡,低於此深度則多半就是拖底了,發生魚訊時揚竿也很難中魚,只會看到餌螺被咬爛或甚至空鉤的情況。
要維持這十公分當然不容易,但也不必太斤斤計較,反正浮標會帶著釣組隨浪起伏,只要平均離底十公分即可。
以上就是我從玻璃仔那裡挖出來的螺釣重點,裡面有一些跟前此所報導者類似的地方,也有不少非常獨特的創見,我想這應該不完全是誰是誰非的問題,而在於每一個下功夫鑽研的人都會有他自己的心得,只要運用得巧妙、有效,他就是值得效法的對象。期望讀者也能開發出獨家秘技,好讓本刊披露出來以饗天下同好!
【註】如需探聽釣況,可去電金湖台子村找林進福(05-7971942)或東石鄉一鶴釣具店吳重德
誘得黑鯛滿海跳—再造筏釣黑鯛誘魚概念 文/王世國
筏釣黑鯛越寫越熱鬧,功夫也越挖越深奧;這次本刊體聘金寶螺浮標釣法開山始祖登壇講道,想不到他的說法竟然將傳統觀念徹徹底底給摧毀了!想觀念再造嗎?本文不可不看!
連續幾期討論筏釣黑鯛的文章寫下來,已經引起若干變化,首先是西南沿海各租筏處生意忽然大好,其次是螺仔越來越難買,三者許多人根據書中所言跑去下竿,結果卻越幹越大聲;還有就是本刊曾經提到過南投黑格陳、台北玻璃仔等人,近來頻頻感到在釣界越來越混不下去了!
為什麼混不下去?原來無論相識與否,只要有在搞這套釣法的人都抱怨他們洩了天機,認為從此少了一個暗爽的機會;而相識但原先不曉得這種玩意者紛紛打電話去訐譙,怪他們有好坑的都沒倒相報一下,太不夠朋友。
顯然金寶螺浮標釣法確有吸引人之處。可是,為什麼又很多人跑去下竿卻越幹越大聲?原來黑鯛終究不是雀鯛,哪有那麼好騙的!所以文章看得再多仍舊有盲點,不到現場繳個五、六次學費(租筏、買餌、吃住等花費都算)還真不容易掌握竅門哩。
話說回來,如果去到釣場,一切照要領操作,浮標卻連ㄍㄧㄡ都不ㄍㄧㄡ一下,那大家頂多也只會幹一次而已,當作受騙了事,下次絕不會再去了;問題就出在下竿之後你會發覺浮標蠻會ㄍㄧㄡ的,可是要拉到魚卻很不容易,若非半途脫鉤就是根本作合無效,每次都只剩個空鉤或半顆咬破的螺仔回來,搞得你心浮氣躁、奇癢難搔,所以就益發幹得大聲了!
據我所知碰到這種情況的人非常之多,有些仁兄一個禮拜往東石、布袋跑兩趟,一去就待三天,連續幾個禮拜下來,收穫卻仍是難看得很,即使用上所有會用的招數、金寶螺倒得滿海都是,也不過每船次一、兩尾而已,運氣好時頂多不過五、六條,真是氣得快把管筏給踹沈了!
於是有人說了:什麼一趟釣滿兩大將冰箱?騙肖A!那不是寫文章的人故意誇大其詞就是他自己被騙了還不知道,被那些想出風頭的傢伙給利用啦!
其實一趟釣滿兩口【大將】的人正希望大家這麼想,否則人人像他們那樣操的話,還有幾天好光景可混?
故事的開端
前不久,大力馬釣線老闆黃岩松去布袋搞了三天,總計才不過十七、八尾收穫,但已十分【囂掰】了,因為同行的還有只獲兩尾者(意思就是他至少有一天槓龜)。就在整裝準備北返的時候,他們遇到一個帶大將的中年漢子垂釣回來,當場有人上去問道:「歐基桑,釣況如何?有十尾沒有?」
黃岩松一看港邊居然有幾個在地仔搶著幫那傢伙搬冰箱,而且吃力的模樣顯見冰箱內裝了不少東西,趕緊一把拉回發問的冒失鬼,滿臉堆笑地上前賠禮:「先拜莫怪,阮朋友少年不懂事,請包涵。釣得不錯吧?」
「還好啦!」那人態度倒蠻和善:「冰箱你自己去看看。」
黃岩松打開才瞄一眼,立刻倒退三步,口中冒出連串低吼:「這、這、這......」其他人也是倒抽一口涼氣,嘴巴開開說不出半個字兒。原來,那口六十公升大將以滿到邊了,裡面裝著起碼四、五十條黑牛。
半晌之後黃岩松才回過魂來,連忙涎著臉奉上香菸,並努力搬出祖宗八代套交情;套了半天那人偶然提到跟釣魚人雜誌阿舍桑有舊,這下黃岩松可樂了,馬上報出一連串人證物證,說明自己跟台東舍是多麼親密的「趴呢」,那人想了想說:「你釣得不好是不是?改天跟我出去玩玩,包你有收穫。」
那還等什麼?黃君立刻飛奔回台北,敷衍完「厝內的代誌」,第二天半夜就再度飛車南下,和那位人物一同乘筏出海。
這一趟,黃岩松再被略微指點一下之後,釣了二十幾條回來;下一天,他又黏著他不放,但這回卻吃到苦頭了——搏四十幾條魚搏到手臂肌肉拉傷!
這傢伙是誰?他為什麼那麼厲害?有沒有可能讓他透露一點撇步?......
故事外的故事
大約七、八年前,台北兩位黃姓釣友(不包括黃岩松)經常出入布袋港,以摃蚵筏釣為樂。
某日不經意間,他們發現有人站在防波堤上垂釣,用一顆顆小小黑黑的玩意當餌,邊釣邊誘,成果斐然,黑鯛連拉好幾條;兩人回港綁好筏仔,裝作若無其事狀踱上堤防,那下竿者見有人走來,立刻擺出防衛姿態,把釣餌藏到褲袋裡去;兩人不好意思太靠近,只得保持一點距離假作觀賞風景,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了半天,只覺那餌有點像黑格丸,可是為何甩來甩去都不會掉?其中一位(我們就叫他黃金先生好了)忍不住踅過去,剛巧此時那釣者收竿換餌,把鉤尖卸下來的舊釣餌隨手往後一拋,黃金先生晃過去偷撿起來定睛一瞧;哈!原來是小號金寶螺。
回來後他與另一位(朋友們都叫他豆腐黃)商議到哪去找那種Size的螺仔;當時流行用大螺釣烏溜,坊間並不難買到,但小螺卻因沒人用,所以除非自己去抓,否則有錢也買不到。兩人討論了半天,決定到玩淡水釣較多的南投地區找釣仔店幫忙,這才總算解決了餌料問題。也是這兩位太愛搞怪,人家是站在防波堤上釣,他們卻別出心裁帶到外海蚵棚區去耍,起先還被港邊的在地仔說頭殼歹去,因為「在這裡討海幾十年了,從來沒在外海蚵棚放囹仔抓到黑鯛過,假如釣得到,甘願把頭切下來你們當椅子坐!」
豆腐黃心想:「不會吧?以前槓蚵時也曾跑到外海去,把蚵串勾起來看都嘛有咬痕,而且曾經幾次夜宿浮坪上,半夜居然會被在蚵棚下啃食蚵貝的黑鯛吵醒,怎麼會沒魚呢?只是沒人釣而已。」
於是兩個人就沒頭沒腦的「粗」下去了;好在豆腐黃釣魚底子深厚,論領域;磯、池、溪、船都玩過,談釣法:長標、丹椎、沈底、敲底皆難不倒,說魚種:黑毛、臭肚、福壽、日鯽也均曾臣服於竿下,因此經過很多次的嘗試之後,終於將西南海蚵棚黑牛的脾氣給摸透,進而把心得傳給了玻璃仔、南投釣具店等人,所以乃有今日本刊這一連串報導。
後來呢?......
後來也沒怎樣啦,只是原先很多說要剁腦袋給豆腐黃當椅子坐的人,保住小命後現在都很識相地跟在後面搶著幫忙提冰箱。
後來黃金先生那輛買來不到兩年的V OLVO 960,後輪避震器居然變得軟弱乏力,因為它每趟至少要南北跑兩趟,每趟至少要載五十五公升冰箱兩個、三十公升冰箱兩個,另外還不時要多帶幾卡保麗龍箱子。
後來我們得知豆腐黃是哪位後,當即循線找上門去(循的自然是阿舍桑和黃岩松的線)。見面一震寒暄之後分別坐定,社長首先發問:「這一向很少連絡啊!黃岩松跟我說有個叫做豆腐黃的朋友很會釣黑鯛時,我還在奇怪哩,因為我又不吃豆腐(編註:社長的意思是黃豆做的豆腐他不吃,別種豆腐可愛吃得緊!),所以雖然認識不少會釣黑鯛的人,但從來對做豆腐的朋友十分陌生;原來豆腐黃就是你啊!」
「不好意思,就是少連絡嘛!」他笑著回答:「雜誌社務還順利吧?」
「托福、托福。」社長急著要切入主題:「聽說你很會釣螺仔,你看前幾期我們阿國寫的黑鯛十問等等內容還可以嗎?透露一點祕訣可好?」
「我也沒什麼啦!熟能生巧而已,差不多就像你們寫的那樣。」他說。
社長一聽不妙,趕緊把油門再催緊一點道:「拜託,這樣講我們這篇採訪稿就寫不下去了,你該不會只教姓黃的吧?」
「好啦!」他看社長急得好像痔瘡快爆掉那樣,只好答應:「憑我倆的交情,我就盡力而為、隨你問吧。」
後來,我在旁邊抄了半筆記本的武功秘笈,社長、黃岩松都搶著要借去看,我說:「嘿嘿!歹勢,這些內容你們不是也聽到了嗎?自己去回想吧。」
後來,社長就罰我負責寫這篇稿子了。
獨門絕活
豆腐黃講得還真不少,短短一篇文章絕對交代不完,所以我必須加以取捨或分次說明;但話說回來,要知道那麼多幹啥?每人每趟去都搞一冰箱回來(豆腐黃最高記錄一天釣滿兩個105公升大將)?我相信看官你絕不是那種人。
所以我打算只寫讓黃岩松從個位數大躍進到二十幾尾的那個關鍵祕訣。
豆腐黃說,他每次看到提一桶螺仔、帶大號誘餌勺的人就知道滷肉腳來了!他特別請大家想一想:是否每次一到釣場就會先打五、六杓釣餌下去,認為這樣才能通知魚群準備大咬?是否每當咬訊稀疏的時候就認為是誘得不夠,所以要多撈幾滿杓打下去?是否每當久候無魚之時,就會有把半桶A撒「車」下海的衝動?
其實釣黑鯛的撒誘餌功夫只有四字真言:越少越好。去到釣場不要急著下竿,先丟個五、六顆螺仔——看清楚喔,是五、六顆而已——投石問路;等測好深度、校準浮標之後,再以每兩、三分鐘三到五顆的速度配合下竿邊釣邊誘。
假如搞了一陣子發覺咬訊不是很熱烈,浮標沈得不漂亮、揚竿只見螺仔被咬破等等,怎麼辦?加緊打幾大杓下去嗎?錯!應該乾脆暫時收竿不要釣。這是因為水下魚群還不夠密集,瘋狂搶餌的慾望尚未被誘發,所以必須再持續小量誘一段時間。
如果魚兒開始大咬了呢?很好,保持少量原則,每中一條魚就賞個幾顆下去;而若搏魚過程冗長,中間則需視情況補誘幾次,以便穩定水中魚群軍心。如果操作得當,有時你會發現黑鯛居然像黑毛一樣會衝到水面來搶餌,或者一尾中鉤後面跟來兩尾看熱鬧的......。
那麼釣著釣著漁訊漸漸停下來呢?若閣下果真半桶螺仔下去,那就甭玩啦!這時應先確定釣棚深度有無問題,假如沒有,則是流水狀態導致的結果;解決辦法還是秉持那四字真言:越少越好,耐心誘一陣子,魚群很快誘會開始熱烈捧場了。
理由安在?
看倌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誘餌要打越少顆越好?這問題其實跟磯釣、池釣場合都有關;磯釣黑毛講究把魚誘到自己設定的釣棚來,如果不考慮流水速度、方向,也不管誘餌黏稠度、入水化散性質如何,僅一味悶頭猛撒,那能釣得好才有鬼!池釣則要求把誘餌集中在標點以內,絕對不可以天女散花般亂撒一通,否則將適得其反把魚全誘跑了。
筏釣黑鯛的誘魚之道完全相同,只是做法需要變通。因為金寶螺是一顆顆各自獨立的,雖有重量但入水下沈的速度卻不太快,所以若打太多,被流水一帶就會四處飄散,則魚群也就跟著追螺仔而四散了。反之,一次三、五顆以穩定速率持續投餌,將可使黑鯛群聚過來,但食物量少卻讓他們大多數都搶不到,只有比較兇狠的大傢伙可以先撈到螺仔吃,於是魚群就會越聚越大坨,可是大多數都流著口水越來越急躁,因此爭搶的態勢會越來越激烈,到後來就演變成瘋狂大咬了!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一開始上鉤的往往都是三、四斤級超大黑牛的原因。
所以了,流水越急,你該誘得越多還是越少?答案是越少——以免被水沖散。流水越緩才可以視咬況稍撒多一些。
在把問題引伸一下:如果魚群吃餌距離很遠時,該怎麼辦?答案是每次打得量要更少,、三顆,甚至一、兩顆就好,但每兩次打誘餌的時間間隔要縮短。為什麼?道理請自己想。)
當然,如果魚群就吃在筏邊水域的話,誘餌就可以一次多打幾顆但次數減少了。
壓箱底功夫
我想光是前面那兩段,就已經夠讓大家受用不盡了,但釣魚人雜誌就是釣魚人雜誌,不搞到你爽絕不會輕易罷休,所以接下來要公開豆腐黃仗以成名的真正神功:軸心理論。
別一看到理論兩字就覺得缺乏實用價值,有道是【大匠能授人以法,不得使人巧】好老師絕不會教你應付考試,而是給你紮實的學問,所以看倌們要瞧仔細了:
西南海蚵棚釣場深度通常在十七、八米到二十七、八米之間,也就是說,從水面到黑鯛攝食的釣棚,高差幾乎有兩到三層樓那麼多!現在,請你拿著書到外面去抬頭看看,想像一下從那麼高的地方飄落的螺仔,在水流裡面會呈現何種運動狀態?別忘了,水底有蚵架、蚵串、沈積雜物會干擾流向與流速,水底也不一定完全平坦,這些因素導致的水流變化將如何影響螺仔下沈?
被打敗了吧?現在,再加上一個變數:那包括浮標、轉圜鉛、線系、鉤子、釣餌等等一串好像肉粽的釣組,它在水裡會是什麼個運動狀態?假如你能讓兩者(誘餌和釣餌)適時、適地飄到一起去,你就贏了!
談何容易對不對?所以豆腐黃乃積多年經驗,研發出專門破解難題的軸心理論來。
不過套句發明人自己的說法:功夫講破不值錢。這軸心理論其實就是——請先坐穩了——不要管誘餌漂到何處去!
有慧根的人此時可能已經跳起來手舞足蹈,大呼「妙哉、妙哉」了!但我知道絕大多數讀者都和我一樣是凡人,至此一定還一頭霧水,甚至更會有越看越迷糊的感覺。為什麼前段講了半天說要好好的誘、別把魚群打散,現在卻又說別管他呢?看倌,其實這兩者非但並不矛盾,而且還根本就是一體的兩面哩。
試想:你無法控制誘餌在水中的漂行狀態對不對?所以乾脆別理它。但你卻可以控制釣組入水的位置和掌握其大略流向(憑露出水面那節浮標TOP即可看出),因此最佳策略就是將誘餌固定打在同一位置,以此為軸心向外拓展釣組的搜索範圍,一但發現由什麼角度、什麼距離放出釣組,能夠獲得明確咬訊的時候,就表示該咬餌位置即為誘餌集魚的標點了!(現在該你手舞足蹈囉。)
故事的結尾
不知有沒有人想知道:既然這位豆腐黃功夫如此高強,那他有沒有槓龜過?
有!而且在縱橫西南海、降服黑鯛無數之後還槓過。
話說有一回玩磯釣多年的朋友又要跟他出去學習,他說:「你要學可以,但最好先把以前的觀念全部丟開,當作不會釣魚一樣,這才學得好。」朋友唯唯稱是,豆腐黃就帶他出海了。
可是大清早才下竿沒多久問題便迅速浮現,這位朋友看豆腐黃一尾尾大黑牛直往上拉,他卻怎麼也搞不到半條,於是台灣磯釣蚵的標準動作出爐——誘餌開始拼命亂撒,豆腐黃打三顆他就撒兩把,豆腐黃誘一次他就倒五杓,用意固然是希望自己也能搞上幾條以免太難看,卻不知這麼做正好犯了釣魚大忌,七搞八搞漁汛很快就中斷矣,以致豆腐黃自此一路槓到中午......
豆腐黃想想實在忍無可忍,於是吃完便當就開著筏仔去找黃金先生,千懇萬求要他幫忙載那位朋友,黃金先生拗不過他只好答應,可是你道怎地?當天剩餘的時間裡,豆腐黃大幹二十餘尾公斤以上的好貨色,而黃金先生卻紮紮實實的槓了一下午!
了解了沒?黑鯛其實不難釣,難在你能不能拋開以前的舊觀念;如果連這一點也做不到,恐怕以後再寫你也看不進去啦!(唔!糟糕,誰說以後還要寫的?......)
秘笈走光-大補帖 黑鯛絕技-之-追根究底篇 文/王世國
為什麼別人的浮標有魚訊而你的沒有?為什麼有了魚訊卻拉不到魚?又,為什麼拉到魚後卻常常拼搏中途失敗?這些初學者最常碰見的問題,本文將一一給你解答。
金寶螺筏釣黑鯛寫到現在,已經算是造成一股風潮了,西南海域每一個風浪許可的日子,都會有不少釣友在海上流連、追尋魚蹤,而假日更是熱鬧滾滾、眾筏齊出,讓許多筏主、釣具店業者恍然大悟:原來作黑鯛客的生意比帶人釣沙穌還要好!
然而初次踏入這領域的釣友們,卻多半會碰到幾個影響成績甚鉅︵或者直接導致摃龜︶的問題,這些問題不但讓遭遇者對這種釣法產生疑問,甚至還有人懷疑黑鯛根本不會吃金寶螺!
黑鯛到底會不會吃金寶螺?別懷疑,牠愛死了!見到金寶螺,黑鯛寧可不啃蚵殼、不吃螃蟹。
那是不是我們報導太唬爛,把稍微會咬寫成超級大咬、把日釣九尾誇大成日釣九十尾?要查證這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跟那些厲害角色出去看一趟∣∣只不過看到的事實恐怕會很傷你自尊心。
當然,所謂的利害角色多半也不太愛給人家跟,原因倒不全是藏私、不願教功夫,而更在於當有人在旁問東問西時,必然會無法專心下竿以致釣不順手;只有像我這樣的﹁半桶師﹂無所謂,越多人跟感覺越爽!︵不過稍微會有一點點心虛,哈:::︶
前幾天在東石碰到幾位看雜誌後跑去的釣友,搞了一整天都沒啥成就,後來回到內港︵註一︶找點下竿,才勉強有了收穫,唯好的也才兩、三尾而已,差的甚至打龜,且多半屬巴掌大的小朋友;而我則運氣較好,在外面拉起二十餘尾黑牛,外帶一條公斤級赤鰭仔,放掉小傢伙後仍有十幾尾斤上至三斤左右的進帳,算是沒有漏氣。
當晚在眾釣友追問之下,我不得不把所知全盤託出︵各位幫助過、教導過我的老仙角,對不起了,我不講他們不讓我睡覺:::︶,同時在問答過程中,我也發現大家的問題其實都差不多,甚至∣說直接點∣絕大多數問題是前此諸篇報導已經講述過的。
為什麼講過還會產生疑問?我想很大一部份原因是看倌不瞭解或未全盤接受那些問題點的原理,所以在運用上就打了折扣,因此本文將儘量把﹁KNOW HOW﹂解釋清楚,而不僅僅是告訴大家怎麼做而已。這些問題可以簡單歸納成以下諸項:
為何浮標不會ㄍㄧㄡ?
曾有人在海上晃了一整天,螺仔A撒打了十幾斤下去,浮標卻從頭到尾沒動過一次,因此使他認為金寶螺對黑鯛完全無效。也有人看到別的釣者竿子不時拗彎,自己的浮標卻﹁毫無生命跡象﹂,所以覺得十分氣餒、意興闌珊。
是金寶螺無效?還是根本無魚?我看都不是吧!因為別人釣得很好到呀。這問題應該可以分成三個方向來討論:
一、釣場選擇問題∣∣在本刊開始報導之前,這釣法並沒有多少人知道;經過連續幾個月的採訪、剖析之後,雖然已引起廣大迴響,但絕大多數釣友卻仍處在程度深淺不同的摸索階段,連帶的就是筏主也多半還在學習找尋窟頭技術之中,所以容易有選錯釣點、浪費時間的情況發生。
究竟什麼樣的釣場才比較有魚?首先當然得要在蚵棚區、蚵架邊,才好施展誘釣功夫。這可不是說廢話,如果滿海亂拋釣組,把黑鯛當成沙穌釣,你覺得收穫會好嗎?而對初學者來說,找兩個浮式蚵棚串連在一起的雙生仔浮坪釣場︵見插圖一︶,會比較容易上手,理由是誘釣範圍較大、魚量多、搏魚障礙較少。︵浮坪仔底下除蚵串外別無他物,而蚵串也是離底懸掛的,所以割斷線組機率較低。︶
然後要附近沒被毒過、沒被網過才行。這當然也不是胡說八道混稿費的,假如跑到剛被洗過的海域下竿,我看想釣到是不可能了,要撿魚倒是很有機會!
再來,要找水色較清的地方,這一點以前也講過,請別把磯釣那套水略渾、陰天小浪....等等的老觀念拿來比照辦理,事實是水越濁咬況越差,尤其發生大風大雨的時候,強浪把海底泥沙全部翻攪起來,陸地上的溪水也夾帶大量土石灌入海中,此等時刻想去拜訪魚群可就是在跟自己過不去了,總得等風浪過後三、五天,水色恢復澄清了才會大咬︵而且是非常大咬!︶
不過水太清也有麻煩,尤其在不深︵十餘尺以內︶的地方,當發生斷線、脫鉤等情事時,很容易有咬訊中斷的危機,所以碰到水清就須格外小心搏魚,以免打散魚群。
接下來應儘量找潮水流況穩定、沿著坪仔邊平行流出去的地方;假如流水是斜向通過坪仔的,那對誘、釣來說都會頗不方便,因為釣組不是很快流入坪仔下就是離坪仔越來越遠,想讓誘餌順利將坪內的魚群集中也十分困難。
在流速方面,流得稍快些魚訊會比較阿沙力,但操作釣組較困難,流太慢或停流時則容易控制釣組,可是魚會咬得十分龜毛。
對初學者來說,在每十到二十秒流一公尺的速度下,垂釣起來應該都不致有什麼不順手處,浮標、釣組入水就定位比較順利,魚訊反應明確、不疾不徐,搏魚難度也較低;然有些高手卻兩極化的偏愛極高流速或近似靜止水況,像玻璃仔就喜歡快到每兩秒一公尺的急流,而大力馬老闆則專搞停流前後,其原因在於釣這兩種流速的趣味和挑戰性較高,且當控制釣組或掌握咬訊功夫成熟之後,這樣釣也比較容易豐收。
還有,深度也是個重點;以浮坪仔來說,架設深度至少也在十來尺以上︵淺於十尺的地方用站坪仔或倒坪仔就行了。註二︶,而西南海岸外雖大多為平坦的沙泥底質,但還是會有深淺變化的,在一大片平均深十餘尺或二十餘尺的海域,若能找到比一般架設深度大些的浮坪仔︵例如一般坪仔深二十尺,某幾坪深二十四尺︶,那麼這幾坪的魚量和釣果就可能會比較好。
原因?可能這較深之處是潮水進退的主要通路,水流變化比較活躍,水質較好,生物︵即食物︶量也多,所以蚵仔長得好、黑鯛喜歡靠近。
二、個人裝備問題∣∣我這麼說可能會讓很多人不愉快,但釣不好其實絕大多數是個人的問題,且這些問題都是很簡單、很容易解決的;裝備恰當與否就是其中一大項。
還是那句話:此事以前都寫過了。釣竿要用十至十二尺小繼車竿,調性最好為三/七調,硬度大約相當於三號磯竿;傳統軟尾筏竿和磯釣竿都不適用,理由是筏竿太短、絲道環太多、竿尾太軟,出線很不順暢且搏魚困難,而磯釣竿同樣絲道環太多,同時竿身至少十五尺以上,調性不協調又太長,在筏上很難操作。
捲線器以中小型紡車式為佳,能習慣用指控型者更好;牛車輪不是不能用,但技術要求甚高,許多長年操作此物的老手一拿來釣黑鯛就頻頻﹁凸錘﹂,比釣其他魚種更容易炒米粉,且搏魚失敗率極高,所以最好還是別太鐵齒,換用紡車仔比較方便。
母線挑選一‧五至二‧五號蜘蛛線、火線之類的複合纖維線最好︵號數大小看個人功夫而定︶,但可千萬別用一般編織線或布線,因為它們線質太軟又會吸水,放線不順不說,又特容易黏竿壁、纏竿尾,影響釣果還在其次,有事沒事就搞斷竿尾才令人火大!
蜘蛛線和火線都具有不吸水且線質硬挺、不易扭曲的特性,構成線體的纖維拉力又極強,且延展性趨近於零,對搏魚甚為有利。以二號火線為例,標稱線徑僅○‧二二公釐,抗張強度卻高達十‧二公斤︵貝克力公司測試值,非包裝上的標示值︶,這已經是五號碳纖線的拉力了,不言可喻:其水阻力、操作便利性、搏魚成功率必然都比尼龍母線要好得多。
使用這類複合纖維線還有一個極少人注意到的優點:尼龍母線在反覆收放釣組之下,極易因金寶螺受水阻影響而打轉,導致線體扭曲成麻花狀︵長久纏在線杯內也會因塑性作用而呈現如此狀態︶,這情況將會使母線進出絲道環很不順暢,浮標要在母線上自由移動亦更加困難,因此常有釣組已漂離標點而浮標仍未站直的狀況發生。反觀火線則甚少如此,即便有也輕微得多,所以是更有效的垂釣工具。
不過這類母線也有缺點:它們在線杯之內比較容易互相咬住,特別是當中魚或掛底而用力拉扯時,後纏入線杯的母線常會切入原先一圈圈母線的間隙中,造成下一次放線的窒礙感,是故釣者需時時主動檢查並排除這種狀況,以免浮標放流時漂得不漂亮。
子線種類則沒什麼爭議性,選品質優良、線體不太硬的碳纖維製品就對了,有爭議的是到底該用幾號?用多長?在磯釣觀念中,沒放個一噚半、兩噚好像就不會中魚似的,而號數超過二號大概就沒幾個人敢用了,但筏釣場上卻剛好相反,長度越長越糟、號數越小越慘,最佳選擇是採二號至三號線長二、三尺以內!
我想一定有人會懷疑:像黑鯛這麼精明的魚,粗而短的子線怎麼可能騙得到牠?殊不知魚咬不咬其實主要是看你如何控制釣組、如何用誘餌去激起牠搶食慾望的,子線粗細長短根本屬次要問題!這就和男歡女愛一樣,善用技巧遠比仗著雞絲頭粗勇而盲目蠻幹要有效得多。
子線用得短的理由是比較能讓鉤、餌保持垂直,以便跟著浮標順水同步漂行;用得粗則是因為魚很大且釣場障礙物多,線不夠耐磨的話失敗率極高。
再來談到浮標問題,聽說有不少磯釣高手不信邪,企圖拿丹錐、沈水式浮標、甚至阿達利浮標下竿,結果都無法獲得很好的成績。我覺得,人家以七、八年經驗累積出來的心得,應該總有其道理吧?試想:釣者坐在相當接近水平面的管筏上,而丹錐是大部分沈在水下的,僅有一小個頭部露出水面,一旦漂遠後,你如何能憑它明確觀察魚訊?二者,阿達利浮標同樣魚訊部很小,載重量又極有限,釣棚深度亦無法隨意更改,用在潮差動輒兩米以上的西南海,想釣得好可真會比緣木求魚還難。第三,沈水式浮標碰到流速會隨漲退潮時程而快慢不一的場合,它如何去發揮主動尋找釣棚、狙擊魚群的功能?我的意思是∣∣你恐怕根本無法掌握其芳蹤吧!
所以了,理想的金寶螺筏釣黑鯛用浮標,就是那種具備相當載重量、有明顯易辨的魚訊部、乘流性佳且反應敏銳、維持釣棚深度方便、能讓釣者迅速改變浮標位置︵即調整釣棚︶的製品。符合這些需求的浮標是哪一種?曰海釣用長型浮標是也。
但這類浮標造型變化還是很大,並非全都適用,初學者該如何抉擇?有些高手喜歡浮體部分粗細一致、魚訊部具有兩或三個膨大部位的五節芒製品,如禾欣漁具濱木系列的舞之風浮標即是;其理由為穩定、敏感、容易識別,特別適合用在流緩的釣場。
不過我個人偏好另一種型態的製品,詳細來說,其整體長度最好大約四十來公分,TOP 尾︵即魚訊部︶十七、八公分左右,標示桿為實心且頂端有個紡綞型膨大部位可供遠距識別者;浮體部分採狹長紡綞型造型較佳,因為其肩部膨大、兩端收束︵上端急速收攏而下段緩慢漸縮︶,可以提供良好乘流效果。市面上有符合此規格的產品嗎?老實說類似的很多,真正合用的卻甚少,據聞福梓精工即將推出完全依照這種需求製作的專用浮標,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使用上大約以載重一錢至四錢、本身無添加自重者較通行,流緩處用輕的,流急處用重的;其實很多此道高手都只用一個規格的浮標就能釣遍各種場合,而且這規格還普遍較輕,很少人用到三‧五或四錢的。為什麼?因為操竿技巧可以彌補器材的不足,且越輕的浮標越敏銳、裝備越簡單出門越輕鬆,用慣的東西釣起來也更順手,反而比不斷看外在條件更換傢俬來得方便。
當然要初學者也這麼做是不人道的,總得給他十趟、八趟的機會,去實際體驗在各種流速下該如何操控釣組,才能談到選用一個最合手的規格,因此剛開始最好依上述載重範圍︵一錢至四錢︶每隔○‧五錢準備一支,帶去釣場一一試用熟練。
另一個高手私藏的、但前兩期也已經講過的小訣竅是:不要用一般市售太空豆來掛浮標,用附別針的轉環才對。為什麼已經講過了還要舊話重提?說起來好笑,我這趟去東石,看到每位釣客幾乎都有準備綁線環夾扁的測深錘︵請參考第一○一期六十一頁︶,但卻幾乎沒人將穿線孔極小的太空豆改為別針轉環,再加上大家多半採用尼龍母線,以致浮標滑動頗不順暢,其影響釣果自不待言。
其他配合下竿的小零件還有咬鉛、測深錘、卡拉曼棒、擋豆、棉繩結等等;原則上咬鉛使用一顆即可,反正子線已經那麼短了,用越多越累贅。測深錘重量以二兩為宜,太重釣竿不易承受,太輕則在起流時難以迅速沈底讓你測出實際深度。擋豆要能確實擋住轉環別針的穿線孔,自己也必須能讓棉繩結順利擋住,否則使用起來必定礙手礙腳。另外棉繩結比橡皮線止柔軟,進出絲道環很順暢,所以請善加利用。
最後是釣鉤問題。張俊傑喜歡用SHARP的無倒刺磯奴鉤,大小為四或五號;看到這裡一定又有人要問了:無倒刺?那魚不是很容易脫鉤嗎?又不是釣溪哥:::。其實只要隨時保持竿線繃緊,上鉤之魚是不會半途走脫的,反而因為該種鉤型的鉤尖為直線伸出狀,與一般磯奴鉤的略微內彎有所不同,這微小差異就能提高不少魚隻著鉤率!
假如你實在不放心也無所謂,依照本刊曾介紹過的鉤子︵如第一○○期六十七頁所言︶,或買更囂掰的手研磯奴鉤四、五號均可∣∣只要記得多帶幾包去備用就得了。倒是此地應順便解釋一下為什麼要限用四、五號鉤:決定號數的依據不是魚體大小,而是金寶螺的大小!蓋黑牛嘴巴有夠大也,誘餌施打得當的話,四指寬小傢伙照樣會把八號鉤吞下去,然而即使是八號鉤,在大黑牛嘴裡仍然經常會釘到牙床而彎或斷掉,所以乾脆別管魚嘴大小吧,考慮掛餌方便、與餌螺體積相當就好了。
三、技術與觀念問題∣∣釣不好的另一大個人因素便在於此,而這也根本是以前幾乎都講過了的;例如那個非常初級的、不需要贅述的重點:隨時檢查並調整深度,就是很多釣友會忘記做到的事。
上一期我花了很大篇幅描述豆腐黃的打誘餌技巧,令許多釣友茅塞頓開,但不幸的是還有不少人改不掉拼命打A撒的老毛病,一感覺缺乏咬訊或看到旁人中魚而自己的浮標沒消息,手就不由自主的拿起餌杓往海裡塞螺仔了。
此次在東石就有一位釣友跟我說,他把漁獲剖腹檢查腸胃時,發覺滿肚子都是金寶螺,因此他自覺很滿意,認為誘餌施打得很成功,所以黑鯛被誘來吃得很愉快。事情果真如此嗎?我回來後把大多數魚隻都送給了別人,也請他們殺魚時注意一下魚腹內狀況如何,所得答案卻都是全無螺仔蹤影,只有碎蚵殼、孔雀蚶、海瓜子殼,以及一些烏七八黑的有機物碎屑。是不是我誘得不好所以魚都吃不到?請看倌們自己推敲一下箇中情由吧。
還有一個常見的錯誤是缺乏耐心,尤其是初學者,碰到稍長時間沒有咬訊,往往就會急躁的想變花樣來試試看,於是乎輕標、細線出籠了,超長子線也綁下去了,誘餌直接往浮標所在招呼過去,咬鉛也越掛越複雜,甚至還有將誘餌摻入粉料、南極蝦、烏雞丸者:::,各種花招不一而足,到最後卻都只有一個下場∣∣因為無效而乾脆收竿睡覺!
我這趟特別花了許多時間體會誘釣技巧,發覺如果咬訊稀落時,最好乾脆暫時不釣,靜下心來慢慢的、仔細的照豆腐黃的理論下去誘,奇妙得很,通常不消一、二十分鐘魚群就會恢復熱絡搶食了。這即是說:該如何釣其實早已有定論,不必再費神搞別的花樣啦,釣不好時需要的正是專心、耐心、信心而已。
我也看到有人犯了另一個錯誤:多人同擠一筏下竿。這麼做固然可以節省一點個人的租金支出,但所能得到的收穫卻也絕對會大幅降低,甚至集體摃龜都有可能。原因是這釣法有點像磯釣搞本流釣場,釣組是要順水漂送出去的,人一多自然就很難順暢放流;加上誘餌必須呈線狀流下︵見插圖二︶,與磯釣慣見之水塊狀誘餌帶大不相同,所以人多時必然很難讓每一副釣組都與此線狀誘餌帶同步,你說怎麼可能釣得好呢?
尤有甚者,多人垂釣恐怕就會變成東一把、西一坨各打各的誘餌,那豈不就犯了誘釣大忌?鐵定會越誘魚越散了。還有,以我們釣友的標準習性而言,只要有一人中魚,勢必馬上會有三、四根竿子伸過來搶一杯羹,其結果當然不可能有啥好下場囉!
因此,最佳乘筏人數是多少?一至兩名而已。並且假如要兩人同釣的話,必須商量好協同作戰,絕不可各搞各的,打A撒的工作交給經驗豐富、觀念正確且沈得住氣的人全權處理,然後兩人輪替下竿,前者釣組漂出去兩、三公尺後者才下竿,這樣才能保持釣組都在誘餌帶上,也才會獲致大量魚訊。
為何ㄍㄧㄡ了卻不中魚?
能獲致大量魚訊是成功的第一步,但卻不是豐收的保證,因為有咬訊而拉不到魚的狀況實在太多了!為什麼會這樣?以下幾個原因你可以參考一下:
一、釣棚深度不對∣∣老生常談了吧?掌握釣棚不僅關係到有無咬訊,而且跟能不能順利使魚上鉤也密不可分。
假如釣餌離底太高,黑鯛必須浮上來才吃得到,這在誘魚技術高超的行家手裡也許不是問題,他們能把黑鯛誘得像黑毛一樣跑到上層水域搶食,但初學者恐怕做不到吧?而且即使高手也不會那樣做,因為還是在近底處魚比較容易大咬。
當餌離底高時,魚隻就算衝上來銜餌,其所感受到浮標、線組等造成的異樣感也較強,牠自然會咬得較輕、比較容易半路吐出來,此時你就算發現明快魚訊,當然也不會很容易鉤住牠。
那餌拖底呢?通常老手不會犯這種錯誤,因為一看浮標的樣子就知道了∣∣拖底的餌會使整個釣組漂行速度減慢,此時浮標就會被水流帶得向下游歪斜。只有不太熟練又經常忘記檢查深度的釣者,才會讓餌在海底拖行,這種情況必然是整套釣組都漂在前面而鉤餌單獨在後的,如果黑鯛逆流來就食,你覺得牠會爽快吞下嗎?
二、作合時機與方法不對∣∣很多人以為釣黑鯛要忍耐,當出現咬訊時,必須數一、二、三、四、五:::然後才揚竿,但在西南海,恐怕不等你數完,黑鯛就已經咬碎螺殼、吐出鉤子、揚長而去了!那一發現浮標下沈就作合呢?也不行,除非是小朋友來犯,浮標會一傢伙栽入水裡,此時不管你揚竿快慢都沒多大差別,牠多半已自己鉤牢了,否則浮標都是穩穩下潛的,有一點像掛底的感覺,但下潛方向卻不同於水流方向;發現此種魚訊就要特別提高警覺,因為來者絕大多數是狠角色,兩斤以上,甚至三、四斤的蠻牛都有可能。
碰到這種情況,你最好以心平氣和但十分審慎的態度面對,在魚訊一出現時就先適度收攏滯線,待浮標沈到整支標示桿都沒入水下時,立即以輕而脆的頓力作合,如此就﹁比較﹂能拉到魚了。
我把﹁比較﹂框起來的意思是,如此仍拉不到魚的機會還是很多的,其理由在下一條裡面繼續討論。
﹁先適度收攏滯線﹂和﹁以輕而脆的頓力作合﹂應該是眾人皆知的揚竿要領,為何我還要再囉唆一次?因為沒把滯線處理好就揚竿和大力亂挫的人實在太多了,尤其看到別人中魚多而自己浮標有ㄍㄧㄡ卻拉不到時更會如此!這應該是很自然的心理反應,只不過對釣果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會造成更多作合失誤的情況發生,使你益發惶急、焦躁;假如不能儘快靜下心來好好搞他,繼續惡性循環下去可就摃定了。
三、鉤子角度及位置不對∣∣看到浮標下沈而揚竿,卻不一定中魚,這裡面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出在:鉤子根本沒碰到任何東西就被扯出魚嘴了。試想,難道每一次黑鯛來就餌時,鉤子都是尖端朝上進入魚嘴的嗎?我看很不一定吧!搞不好還比東倒西歪進入魚嘴的
我的好友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動態訂閱
文章精選
文章搜尋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 本日人氣:
- 累積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