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什麼是腫瘤標記(tumor marker) ? 

腫瘤標記由身體內的正常細胞或良性及惡性腫瘤細胞所分泌產生,包括細胞表面抗原、細胞質內蛋白質、酵素或荷爾蒙等。當病人有惡性腫瘤時,其血中腫瘤標記的濃度常會異常的升高。正常人也可偵測到腫瘤標記的存在,但濃度會在一定的正常值內。

一般腫瘤標記並不運用來做癌症診斷的首要方法目前腫瘤標記最主要是用輔助癌症的診斷,如果病人在臨床症狀、影像學檢查上都強烈懷疑罹患癌症,加上腫瘤標記檢查升高,再經病理切片檢查證實,就可以讓臨床醫師做準確的診斷及治療。另外還有一些腫瘤標記可以用來做臨床治療成果的評估,或者用來追蹤治療後病人是否復發。

這次貴公司利用年度體檢提供各位同仁,針對各項癌症相關的血清腫瘤標記檢查,以下是這些血清腫瘤標記的臨床意義介紹:

 

  1. AFP

AFP(α-Fetoprotein)甲型胎兒蛋白是一種α-1球蛋白,由胎兒的卵黃囊,腸胃道及肝臟分泌,但可經由腎臟排入尿液、羊水,並通過胎盤進入母體血液中,在正常妊娠時,胎兒血清之AFP濃度於12-14週達到最高,而母體血清中之濃度於28-32週間達到最高值,如果羊水或母體血清中AFP超過正常範圍,需考慮胎兒發育異常;諸如,神經管缺陷、先天性腎病變、腸道閉鎖、死胎、胎兒窘迫....等, AFP雖是一項非特異指標,但對產前評估胎兒健康狀態甚具臨床價值,是幫助檢查胎兒異常的一項篩檢工具,許多肝病皆可能伴隨AFP升高,80-90%的肝細胞癌病人血清中AFP有升高現象,故在肝病甚為流行的台灣,可利用AFP及超音波作為高危險群病人篩檢方式,此外,急慢性肝炎患者,其血中AFP常隨著肝細胞壞死後再生而升高,其高峰往往在轉氨基脢的高峰之後;其升高程度間接地反應肝細胞壞死後的再生能力,因此常被用來作為病理變化及病程預後的參考。

  1. CEA

CEA在正常粘膜細胞都有,但在腺癌細胞會過度表現,特別是大腸癌、子宮頸腺癌。其他惡性腫瘤也會發生CEA的指數升高;非腫瘤性狀況下會造成高指數CEA的原因,包括抽菸、消化性潰瘍、腸胃炎、胰腺炎、甲狀腺功能低下、阻塞性黃疸、肝硬化等。良性疾病的CEA指數很少超過10 ng/ml

  1. CA19-9

CA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是從人類大腸癌細胞株中發現的一種抗原,它是一種醣化蛋白質,存於人體內包括胰臟腺管、唾液腺上皮細胞,膽囊及子宮頸內層上皮細胞也會表現CA19-9。大腸癌或胰臟癌、膽管癌均會高度表現CA19-9,由於CA19-9可由細胞分泌到體液中,因此可自血中測得。除了胰臟癌及膽道癌之外,部分胃癌、肝臟,甚至一些非惡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亦可能會出現CA19-9升高的情形。由於CA19-9濃度除了在膽管癌會升高外,在大腸直腸癌、胃癌、肝癌、胰臟癌,甚至一些低惡性疾病均有可能會升高,因此一般會建議病患接受胃鏡、大腸鏡、電腦斷層、胸部X光或超音波等檢查。如果上述檢查均為陰性(正常),亦可考慮自費接受正子掃描(PET scan),來偵測體內較小、傳統影像學掃描所不易偵測到的腫瘤。

  1. PSA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是前列腺癌的檢驗,前列腺特異抗原主存在男性攝護腺管壁細胞及攝護腺分泌物。通常在攝護腺癌、攝護腺腫大、生殖系統發炎時PSA值會升高。如PSA值升高建議到醫院的泌尿科做進一步搭配檢查,諸如攝護腺超音波、肛門指診、切片等。PSA特異抗原針對有攝護腺癌家族史,建議40歲時應做第一次檢查;若是一般人則50歲時也應每年都要做一次。

  1. CYFRA21-1

細胞角質蛋白(cytokeratin)為上皮細胞內的結構性蛋白,是細胞骨架的成分。一共有20種細胞角質蛋白,分佈於全身各種上皮細胞內。某些特定的細胞角質蛋白分佈於特定的組織,例如細胞角質蛋白19 (cytokeratin19) 可表現於支氣管的上皮細胞內。CYFRA21-1一開始應用於肺癌的診斷與監控,最近的醫學文獻陸續披露了CYFRA21-1於其他癌症的應用。對於食道的鱗狀上皮細胞癌的研究發現,CYFRA21-1可達到33.9﹪至47.9﹪的敏感度,優於其他的腫瘤標記。對於乳癌,CYFRA21-1則可媲美腫瘤標記CA15-3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其他如膀胱癌、鼻咽癌、卵巢癌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

  1. SCC

鱗狀細胞癌抗原是從子宮頸癌組織分離純化的腫瘤抗原中的一小片段,有很多腫瘤,特別是-鱗狀細胞的腫瘤,例如肺癌、食道癌、肛門癌、頭頸部腫瘤的患者血清當中-鱗狀細胞癌抗原會呈現上升的情形,鱗狀細胞癌抗原對於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特異性高於CEA,尤其是對於鱗狀上皮細胞癌的診斷特異性更高達九成。其中對於肺癌病患來說,鱗狀細胞癌抗原與CEA都呈現上升的患者,預後較差。正常抽煙者的CEA會高於沒有吸煙的,但是鱗狀細胞癌抗原則不會受到抽煙與否的因素影響。

  1. EBV IgA

EBV IgA為偵測E-B病毒感染的指標,根據研究,E-B病毒感染與鼻咽癌的發生有關,而EBV IgA升高者,有較高的罹患鼻咽癌的可能性,但並不表示已確定有鼻咽癌,通常耳鼻喉科醫師會施行鼻咽內試鏡作進一步檢查,視情況給予定期追蹤或施行切片檢查。

  1. CA125

CA125是上皮細胞相關性癌抗原,由非黏液型卵巢癌細胞所分泌,是具有高分子量的醣蛋白。在卵巢癌患者血中CA125會出現高值;但是在乳癌、大腸癌、胰臟癌、子宮內膜異位、腹膜炎、肋膜炎等患者其CA125值亦會上升,且約有1%的健康女性在月經期間CA125值也會高,故不建議單用CA125作為卵巢癌篩檢的工具。CA125在臨床實際應用上,可作為卵巢癌的輔助診斷、鑑別、治療效果評估或再復發的鑑別工具。CA-125上升的原因包括:卵巢癌、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癌、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瘤、乳癌、肝硬化(無論有無腹水)、肺癌肋膜疾病、胰臟癌、腹膜疾病、月經期間、骨盆腔發炎。
  在臨床運用上,CA125往往搭配骨盆腔超音波或陰道超音波等檢查來診斷卵巢腫瘤,藉以提高準確率。此外,CA125亦適用於卵巢癌高危險群婦女(曾有一等親罹患過卵巢癌或近親中攜帶有BRAC1BRAC2基因者)的定期篩檢。對於卵巢癌高危險群的婦女,最好每六個月檢測血清CA125及每年接受一次經陰道超音波或骨盆腔超音波檢查,以早期診斷出卵巢癌且提高其存活率。CA125也被用來監測卵巢癌的療效及疾病的進展情形,藉由CA125的檢測,醫師可以提早三至十一個月發現卵巢癌的復發。雖然CA125在偵測卵巢癌上較其他腫瘤標記有較高的敏感度及特異性,但在無症狀之婦女的篩檢上,陽性預測值偏低。故在經濟效益及避免造成恐慌的考量下,一般健康檢查並不會特別安排此項檢查。但對於超音波檢查後有發現卵巢腫瘤及卵巢癌高危險群婦女時,CA125不失為一項輔助診斷的利器。

 

 

但要強調的是,血清腫瘤標記在臨床應用的缺點是它們有一定比率的偽陽姓和偽陰性存在。也就是有一部分異常值可能是癌症以外的情形,如發炎、良性腫瘤或部分正常人也可能輕微偏高。同時有部分已經有惡性腫瘤存在的病人,相關的腫瘤標記卻不一定升高。

   所以腫瘤標記應該被定位成為相對沒有侵入性,可重複追蹤、方便的一項輔助性工具。因為不是每位員工都可以接受常規性的胃鏡、大腸鏡、或高價位的CT、或PET檢查,所以血清腫瘤標記不施為一項方便有效的篩檢性工具。如果有偏高,再配合臨床判斷進行相關的詳細檢查。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治癒癌症最好的方法。健康是每個人最重要的財富之ㄧ。祝每位員工同仁身體永遠健康、心靈永遠富足喜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lson0314 的頭像
    olson0314

    Welcome to olson的部ㄌㄡ格

    olson03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